除了來自上海時裝周的官方聚合力,本次2014倫敦春夏時裝周上的官方名單上赫然出現了本土買手店棟梁旗下數位中國設計師的標簽性作品,而正式邁出國門的初心也是在全球買手與成熟時裝體系的直視下接受檢驗的野心。
以買手眼光挑選合作者
此次參加時裝周作品的選擇標準也正是買手店一貫的挑選準則:要讓市場認可、要去跟隨一個成熟的時裝體系、鼓勵設計師以更具創(chuàng)意的方式被認可,而不是符號化的展現東方元素。
“之前我們的確有想過這件事,正好7月中旬大家在倫敦、米蘭、巴黎store visit回來后,上海時裝周來和我們聊出席倫敦時裝周事宜,竟與未來想法不謀而合。” 作為本土設計師的積極推廣者,棟梁創(chuàng)始人之一Tasha對首次“帶隊”登場倫敦的構思興奮不已。
“因為前后只有一個月準備時間,每一位被尋找到的設計師都蠻驚訝的。我們挑選作品的標準也迅速成型,將之前不在大家視線里的設計師與被本土消費市場高度接受的作品一同選入,體現買手店完整的想法:要讓市場認可、要去跟隨一個成熟的時裝體系、鼓勵設計師以更創(chuàng)意的方式被認可,而不是符號化的展現東方元素。”
除了參與上海時裝周“Design By Shanghai”項目,棟梁也以唯一的中國設計師集合店身份收到倫敦時裝周的邀請,在首日英國皇家歌劇院的五位設計師聯合走秀之后,再將其他六位設計師作品在Somerset House以靜態(tài)展的形式呈現。
“在第一天mix的秀上(每位設計師4個look,一共20個look),五位設計師中有因創(chuàng)立品牌"Ms MIN"而收到市場熱烈回應的劉旻、有浸潤歐洲時裝體系多年,產品在Joyce和歐洲諸多買手店銷售的杜旸、有通過上海時裝周發(fā)布秀重回聚光燈下的上官喆、有以講究的東方美學和細節(jié)默默耕耘的何艷以及剛從倫敦時裝學院研究生畢業(yè),以精神化力量處理作品的蘇仁莉。買手店會以一個推廣者的身份從更多的角度呈現出目前中國設計師充滿可能性的、完整的面貌。”
在Tasha看來,通過買手店展示與設計師自己作秀的方式區(qū)別在于:前者能掌握第一手的零售經驗,為設計師有效傳達設計語言的同時用更通俗而直接的方式讓他們走進消費者的生活,進而真正影響中國穿著者的審美能力和生活品位。
“倫敦眼”的品牌化嘗試
在Tasha看來一切合作基礎都應建立在開放的接受驚喜之上,而以倫敦眼為舞臺的“FUN PARK”系列舉行發(fā)布會,則正是本土設計從單純的作品邁向品牌化進程的一次時髦開場。
“坦白說畢竟是第一次出去,現在歐洲經濟也不太好,會不會被買手看中或者下單我們還沒有期待,更重要的是把好東西展示給國外的零售業(yè)者,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帶回來給設計師。讓他們知道在外界看來競爭力更大的環(huán)境中自己的作品在什么樣的層面上、會得到什么樣評價。”Tasha的“任務”還包括拿著錄音筆隨時記錄參觀者的秀場記錄。而借買手店平臺終于進入倫敦時裝周主會場Showroom官方名單的設計師,也以完備的狀態(tài)面對著各方關注。
Tasha甚至找來文藝女星田原擔當“中國設計師形象大師”并在著名的倫敦眼為新晉珠寶設計師孫何方策劃了一場極酷的新品發(fā)布會。“首先田原和中國設計師的關系更像朋友,她們之間的對話是互相理解后的靈感交流而不是商業(yè)代言。一切合作基礎都建立在開放的接受驚喜之上,雖然不在大家規(guī)劃性的步履之中,只要大方向是對的,我們就會不斷地尋找更有趣的買手與酷店合作。”
比如在“倫敦眼”為HEFANG Jewelry最新的“FUN PARK”系列舉行發(fā)布會,或許連Tasha也沒意識到,這正是本土設計從單純的作品邁向品牌化進程的一次時髦開場。從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畢業(yè)的孫何方同年就獲得了倫敦國際珠寶“閃亮新星”設計金獎,這也是自設獎以來唯一的華人獲得者。新系列發(fā)布定在倫敦,集合了她在此生活求學的靈感、回憶以及游樂場里最浪漫趣致的元素如旋轉木馬、摩天輪亦和夜間色彩斑斕的燈光,完全表達出新一代年輕女郎內心的審美趣味。緊接時裝周的時髦珠寶發(fā)布會,中國設計師叫好又叫座的品牌化時代已經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