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傲嬌如Burberry這樣的品牌開始與天貓合作,今年國際奢侈品品牌對電商授權開始“松綁”,不少國際大牌逐步放下身段殺入國內電商市場。但是奢侈品電商這個目前在中國市場還處于試水階段的領域真的像相關研究數據般前景美好嗎?
奢侈品電商紛紛倒閉 購物體驗成關鍵
根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2013年奢侈品電商的交易規模為208.2億元,同比增長34.8%;2014年全年預計達到274.3億元。與此同時,目前中國奢侈品在線銷售僅占奢侈品整體銷售的3%,不到發達國家的1/4,奢侈品電商市場前景巨大。
然而放眼中國,似乎缺乏先天的電商基因,不少奢侈品B2C網站在高調亮相后紛紛沉寂。近幾個月來,曾獲得千萬融資的VIP尊享網關門大吉;天品網被美麗說并購;聚尚網月虧虧損100萬左右,牛利犇公開表示希望今年實現收支平衡。種種跡象表明,國內奢侈品電商正在遭遇寒冬。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在接受速途網訪問時表示:“對于奢侈品這類高單值商品來說,消費者往往需要更多的決策成本和對購買平臺本身更高的信任度。除了完善的服務以外,線下體驗是積累用戶的關鍵因素?!崩钊諏W同時指出,寺庫并沒有把自己單純的定位在電商。無論是線上購物、APP下單、線下實體店都是為了讓消費者能有更好的購物體驗,滿足會員更多的需求。
這些年隨著中國奢侈品消費的逐年增多,消費者對奢侈品的消費逐步趨向理性,因而對于品牌背后所承載的文化也投入了更多的關注。作為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李日學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在他看來,奢侈品之所以能夠成為傳世經典,除了做工和品質外還有品牌和工匠賦予它的一種傳承精神。隨著消費者對這些話題的關注,對于商品選購的眼光也更加的挑剔,也更迫切的希望可以親身感受奢飾品的品牌文化,寺庫啟動全球化戰略,搭建線下體驗會所的用意也在于此。只有在增強用戶體驗的同時才能提高會員忠誠度和商品重復購買率。
把握市場節奏 不斷適應市場需求
與奢侈品電商面臨著一片唱衰聲形成鮮明對比,寺庫2014年宣布完成總規模超過一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這個一開始并不起眼的二手奢侈品寄售平臺,如今已演變為圍繞奢侈品的全球新品訂購、奢侈品拍賣、鑒定評估、售后保養、二次流通等主打“O2O+一站式服務”模式。
而此輪巨額融資更是使寺庫的商業模式被奉為奢侈品電商突圍的道路。李日學對速途網坦言:“每家企業都會有自己對于市場的布局與判斷,我們也相信商業模式可以復制,但是對于消費者的真誠和人性化的服務是無法復制的。寺庫也一直持開放的心態,希望看到更多優秀的同業參與到競爭中來,共同促進奢侈品電商行業發展和升級?!?/P>
任何時代企業的業務模式都應該是順應市場的,快速的適應變化和不斷的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李日學認為,奢侈品電商的未來發展將主要集中在全球化、平臺化服務方面。企業需要及時了解和把握市場發展節奏及用戶需求,使服務與全球接軌,打造全方位服務閉環,提升產品品類、購物體驗、售后等一系列服務,從中找到自己具有優勢的核心品類,借力核心的商品精選能力,依托平臺化服務模式,做出規模化經營。同時服務結合消費者需求應更加精準,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服務。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很大改善,由此衍生的高端消費需求呈現日益增長趨勢。除消費需求外,消費者對于生活品質的提升同樣擁有強烈訴求。因此,奢侈品電商未來如何斷深度挖掘與緊密貼合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在服務內容與服務品質方面不斷豐富與升級,并為消費者打造全方位的高端生活圈必將為奢侈品電商破解成長魔咒帶來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