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兩年里,垂直電商大批消亡讓行業經歷了一次悲壯的大浪淘沙。近日,一篇多家電商售假的報道讓久違的奢侈品電商再次走向聚光燈下,數年前競爭激烈的奢侈品電商已經是生死兩重天:5月底, VIP尊享網倒下,而上周寺庫網宣布獲得1億美元融資,更多的奢侈品電商則為了規避貨源風險,轉型為潮流平臺謀生。崛起、倒下、輸血、轉型,浮沉各異的奢侈品電商在汪洋的商海中呈現出了不同的求生姿態。
生死更迭
看起來高端的奢侈品電商,卻往往擁有著短暫的生命周期。今年5月27日,時任VIP尊享網CEO的任柯霏在其微博中表示,其在上海華爾盛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以及股東身份已在2013年10月全部轉出,VIP尊享網也換管理層運營。三年前,VIP尊享網上線1個月就獲得賽富基金千萬美元投資,成為奢侈品電商的冉冉之星。
從2008年起,大批奢侈品電商火速上線,2010年前后高端消費能力的釋放讓奢侈品電商日漸繁榮,并在2011年后進入洗牌期。2011年12月,網易尚品網宣布關閉;同月呼哈網主頁被黑陷入“討薪門”,隨后CEO“被離職”,網站頁面至今無法打開;2012年9月尊酷網因“非你莫屬事件”被攻擊,域名至今無法訪問。
如今,堅持走奢侈品路線的電商僅剩寺庫網、第五大道奢侈品網、珍品網和魅力惠等,其他電商或倒閉,或轉型。曾主打72小時奢侈品閃購的尚品網,從名品折扣逐漸轉型成專注歐美設計師時尚品牌的網站,優眾網也在向設計師潮牌傾斜。
冰火兩極
不過行業內也并非都是壞消息。就在上周,以奢侈品寄賣為切入點的寺庫網高調宣布新獲1億美元融資,這也成為中國奢侈品電商領域最大規模的一筆融資。寺庫網CEO李日學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寺庫全球化戰略布局與海外業務擴張。不過,此前寺庫還傳出將收購二手奢侈品連鎖米蘭站,借殼上市,但最后無果而終。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乘著資本的翅膀不少企業順勢而起,但貨源難保證、售后跟不上等問題深深影響著用戶體驗。“品牌授權”更讓企業大為頭痛,而寺庫之所以被資本認可,正是因為它繞開了這一最為敏感的話題。
據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2013年奢侈品網購市場的交易規模為208.2億元,同比增長34.8%,2014年全年預計達到274.3億元,市場仍有潛力待挖。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表示,奢侈品電商從來不是大起大落的生意,因為國內主打的還是“屌絲生意”,而奢侈品針對的是20%的小眾人群。在前兩年一窩蜂而上的局面之后,行業洗牌調整非常正常。
未來不明
盡管部分企業已陷入困境,但孫亞菲認為,這并不代表整個行業的淪陷。在她看來,奢侈品電商大有可為,但過程一定是循序漸進的。國外奢侈品百貨Neiman Marcus網上直銷的成功,以及意大利奢侈品電商yoox的上市,都為這種商業模式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借鑒經驗。
Yoox于2000年上線,2009年底在米蘭上市。這個依托意大利、有天然奢侈品基因的公司,主要運營模式有三種:處理有限的名品尾貨、通過品牌買斷或授權上市新品及幫品牌做官網代運營,不過收入并不高,2013年凈收入4.56億歐元,凈利潤1260萬歐元。孫亞菲表示,奢侈品電商的發展就是如此,規模不會太大,但能夠盈利。
在她眼中,制約奢侈品電商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假貨橫行和授權難度,假貨的售價經常低于后者的進價。授權方面,除LV、愛馬仕和香奈兒在堅守外,一些一二線品牌的授權正逐漸緩慢放開,比如授權走秀網的菲拉格慕、Burberry入駐天貓,隨著品牌態度的轉變和經濟環境的轉好,奢侈品電商會在堅持后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