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來,跨境電商異軍突起。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僅前海灣保稅港區就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1.13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總和。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目前擁有獨立B2C企業和大賣家超過5000家,活躍賣家數占全國40%,幾乎占據了全國跨境電商的半壁江山。
跨境電商發展如此迅猛,深圳有哪些發展基礎和優勢條件?記者昨日就此采訪專家及企業,他們表示,深圳連續22年摘得全國出口最大城市桂冠,它首先擁有跨境電商的產業基礎以及成熟的現代物流配套。同時,創新的通關政策支持解決了跨境電商發展的痛點難題,隨著通關政策的進一步落地,深圳的跨境電商發展前景無量。
跨境電商發展迎合消費需求
作為跨境電商的一部分,以前海灣保稅港區為主的跨境網購B2C進口貿易發展形勢喜人。今年1~9月,前海跨境電商進口驗放清單530.5萬票,貨值4.32億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106.69倍和48.53倍。早在今年3月,騰邦“海搗網”跨境保稅實體店在前海自貿區開業,4月份,騰邦將保稅店搬到了福田保稅區。此后,華潤萬家旗下“e萬家”、聯銀供應鏈公司“開心購”、星辰資本“星辰電商”等多家跨境電商保稅店又陸續登陸前海。
騰邦海搗網總經理倪軍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搗網前海店日均銷售額達300萬元,線下體驗店日均客流量達2萬人,會員用戶350萬,近幾個月的月均銷售額環比增長幅度都超過50%。其中,線上銷售額占總額的70%。
倪軍認為,營業額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深圳居民對產品的需求升級,“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產品的安全和質量,而海淘信息并不能及時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隨著需求量增加,大家對產品價格也越來越敏感,消費者當然更青睞物美價廉的商品。”
跨境電商利好最直接的受益對象就是市民,它不僅緩解了境內消費者對境外物美價廉商品的渴求,還可避免直接“海淘”存在的物流配送慢、售后服務難、通關手續繁瑣等一系列問題。
通關改革助力跨境電商
作為國家跨境電商進口試點城市,深圳坐擁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倪軍表示,“由于部分品牌的保健品和奶粉無法進入保稅區,一些跨境電商企業直接將香港作為轉口貿易港,將商品存儲在香港倉庫,再以海外直郵的方式寄給消費者。”
招商局保稅通關事務部萬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前海跨境電商進口商品主要以體積小的日用品為主,單個貿易公司每次進口的貨物不足以拼裝至一個貨柜,因此大部分商家都選擇空運,深圳航班主要以客運為主,而香港航班密集,運費遠比深圳便宜,商家一般都將貨物轉運香港再到保稅區。
與此同時,作為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政策高地,前海的配套政策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定位高度吻合,具備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獨特優勢。與此同時,作為創新型政府,深圳政府鼓勵企業先行先試,在政策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對外貿企業而言,通關便利至關重要。在通關、商檢方面,國家相關部門在前海設立了專門辦事處,改革創新通關措施。今年7月,深圳海關出臺支持和促進前海蛇口片區建設發展的30項措施。目前,各項措施正逐步落實推進,部分措施已顯現成效。
深圳檢驗檢疫局也從推動通關提速、促進產業集聚、加強深港澳合作三方面出臺9條措施服務前海。并在口岸單位中率先成立專門機構入駐前海,將蛇口前海檢驗檢疫業務進行優化整合,建設了跨境電商檢驗檢疫監管系統、首創進口葡萄酒全程溯源技術服務平臺等。2014年,前海入境檢驗檢疫全流程時長縮短70%,達到深圳口岸速度最快,2015年1~9月,前海蛇口自貿區檢驗檢疫通關時效再提18.8%。
跨境電商企業“一庫難求”
企業社交網絡 互聯網+綠色建設
互聯網+城鄉規劃互聯網+城鄉建設互聯網+職業裝互聯網+檢驗檢疫互聯網+口岸管理互聯網+海關監管互聯網+便捷通關互聯網+社區互聯網+旅游互聯網+文化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深圳市物流倉儲的租金開始上漲,物流倉儲物業正成為投資客和資本競相追逐的熱點領域。據媒體日前報道,深圳目前每天約有200萬個小包裹,通過各種物流途徑進出境。仲量聯行在發布2015年第三季度的物流倉儲市場回顧時,提到了一個新現象:部分提供轉租服務的公司正在尋覓市場上合適的空置倉庫。
據了解,租賃倉庫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及終端客戶,比如進出口企業及電商企業。但隨著倉庫租金的日益攀升以及市場緊俏,部分公司開始瞄準這個領域,提供倉庫的轉租業務。仲量聯行的數據監測顯示,在旺盛需求及無新增供應的促進下,保稅倉庫租金環比上升2%,至40.4元/平方米·月,非保稅倉庫租金較上季度微升0.3%,至37.4元/平方米·月。
倪軍向記者反映,隨著跨境電商的業務擴大,而且前海不斷有新跨境電商企業入駐,他們現在在前海保稅港區已難以租到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