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于O2O大新聞不斷,先是京東戰略投資永輝43億人民幣,然后是阿里向蘇寧投資283億(同時,蘇寧投資140億給阿里),現在百度又宣布推出源泉商業平臺。雖然做法不同,但他們的目標都是為了整合線下資源。
阿里和蘇寧牽手后,就有同行朋友問我對此事的看法,我回答說:“這是大新聞,但和你我沒有關系,該干啥還是干啥。”倒是百度推出的源泉商業平臺還有點意思,這個平臺的不同在于,它以優惠權益為載體,給線下商家提供一個O2O精準營銷的線上管理平臺,其實說白了,就是幫助線下商家尋客丶黏客丶分析優化經營,顯然這就和我們有些關系了。
據介紹稱,百度源泉商業平臺是百度為千萬線下商家打造的O2O精準在線營銷管理平臺,它基于百度搜索丶百度地圖丶百度聯盟等入口,將線下商家原有的優惠券丶打折卡丶禮品卡等促銷優惠精確地注入用戶的百度錢包,并在線下通過百度錢包完成商家優惠的享用。這個平臺的首批入駐行業主要是商超丶便利店丶自助售貨機丶休閑類商戶等。
作為商超丶零售從業者,其實業內都知道,B2C格局已定,現在還做B2C基本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商超老板不知道,他們認為自己距離顧客更近,送貨更快,服務更好。當老板的人總有固執的基因,最后虧損幾百萬才認輸,他們最欠缺的是對互聯網和電商行業的理解和認知。
而實體門店做零售O2O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大平臺,比如入駐淘寶,搞團購,加入微信公眾號丶百度直達號和百度新推出的源泉平臺。二是自建平臺,自己開發APP,搞閉環,把顧客完全掌控到自己手中。
目前來看,自建平臺,自己開發APP搞閉環,雖能完全掌控用戶,但投入高,吸客留客效果差。現在組織一個還算過得去的開發團隊,起步也是百萬級投入,何況還需要運營丶市場丶物流等部門,新客引入成本超過百元/人,而且流失率高,因為商超老板們都缺少互聯網用戶習慣洞察和營銷經驗,靠優惠拉來的“一次性”顧客,很多來了一次就不會再來,往往花大錢,卻圈不住人。所以說不是萬達這樣的國家級零售企業,最好還是不要單打獨斗,放棄自己建閉環的想法比較實際。
筆者一直認為零售企業目前接觸O2O最可行的方式還是和各種平臺合作,傳統企業的老板們最需要的不是和淘寶丶蘇寧競爭,而是先要了解互聯網,了解這個新時代的用戶在哪丶用戶是什么樣的。與大平臺合作,投入最小,雖然效果未必立竿見影,但能在循序漸進中建立必須的理解力,由海洋進入陸地,首先要把鰭進化成腳,改變思想比激進創新更重要。
理解互聯網,理解電子商務未必是為了做O2O,而是有了對互聯網認知,建立對未來的判斷力,才能制定出精準丶高效的戰略計劃。如果傳統大賣場的決策者們早點認識到淘寶的特點是海量商品丶長尾購物,那么就能提前縮減百貨商品,加強生鮮和食品供應鏈建設。永輝為什么能成為超市行業的黑馬,就是因為其優勢是大眾生鮮經營,它們是電商很難侵入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