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實體服裝店受網店沖擊
步行街人和春天第一大道開發已有三年,該服裝市場原計劃建兩層的地下商場,現在只有負一層營業。記者走訪發現,除了臨近步行街商區部分人流量多外,土橋新格里段人流稀少,店鋪經營入不敷出。“現在還有什么東西在淘寶上買不到?零售行業受電子商務的沖擊實在太大,這也讓商鋪成了‘傷鋪’。”在地一大道新格里路段開童裝店的吳女士說,她店鋪租金要5000元一個月,每個月都在虧本。“這里人流量太小了,我一個星期只開一次門。開門了也沒什么用,經常一天沒有幾個人來看,看了也不買,大多試試就走了。”
跟吳女士遭遇只試不買的,不只一家。在友誼市場二樓開店的羅姐告訴記者,市場內逛街的人還是不少,但是只試不買的人越來越多。“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啦,我店里的東西網上都有,很多顧客和我講價的時候都會說‘便宜點羅,網上不是這個價哦’。”羅姐說,“不只是我家生意不好,幾個開服裝店的朋友也都說干不下去了,受網上服裝店的沖擊太厲害了。開店成本一直上漲,衣服利潤提不上去,一件衣服也就加30塊錢的利潤還沒人買。”
在小龍城做了8年服裝生意的李先生也表達了相同看法:“我有很多熟客,以前他們來,都是試了合適就直接拿貨走人,但是現在這種干脆利落付錢的客人少了,雖說男士們更偏向在實體店購買服裝,但我還是感到了人氣上的變化。”
形勢:商鋪經營不下去又轉不掉
“旺鋪招租”、“店鋪轉讓”……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步行街小龍城、土橋友誼大市場、天倫城金三角商圈,發現這三大服裝商城里,一些店鋪關了門,貼著轉讓廣告,透過門窗玻璃看到里面空空如也;一部分已經易主,新店主忙著裝修;還有一部分開門營業的,生意一般。
在小龍城二、三樓靠里面的門面,一排排都是關門狀態,每家店鋪上都貼著門面轉讓或轉租信息,按照轉讓廣告上留的電話,記者聯系了幾位店主,轉讓費從五千元到十萬元不等,有的店主稱自己太累不想做,有的說準備轉行,真正背后的原因是生意不好。“貼了兩個月,有人問,但是沒人轉。這個門面我轉進來是十萬元,現在五萬元轉出去,外加一萬五的押金,沒人要。”在小龍城三樓一家經營女裝的張老板告訴記者,以前小龍城的生意特別紅火,門面轉讓費最高炒到了二十萬元,現在不行了,轉讓費大概降了一大半。如今小龍城生意不行了,岳陽的服裝市場太多了,同質化嚴重,生意很難做。小龍城只有換季跟周末人氣旺點,平時就沒什么人了,前幾年還能掙點錢,這兩年只夠混日子。“我們是直接向市場方繳納租金,好在租金便宜,只要三百多元一個月。”
同樣熬不住,想轉讓店鋪的人在天倫城金三角隨處可見。在一樓店鋪,十家服裝店鋪有八家貼出門面轉讓、轉租字樣,更慘的在二樓,基本上少有商鋪開門。“我這個店鋪只有25個平方,租金一年要四萬多,開店一年多,已經虧了三萬多元了,玩不下去了。”天倫城一樓一家服裝店老板大嘆苦經,盡管他店里的服裝打出了低價、低折扣,但是上門購買的顧客寥寥無幾,如果遇到天氣不好,一天也不開張也是有的。
商鋪租賃市場步入寒冬是實體經濟不景氣引發的連鎖反應,業內人士表示,電商沖擊導致實體店受擠壓,很大程度上不僅僅是電商的價格優勢所致,而是實體店自身的成本無法降下來。
出路:服裝實體店進軍“朋友圈”
在采訪中,當被問及是否感覺自家店鋪經營受到來自網購的沖擊,雖然大部分店主都會給予肯定回答,但也有部分店主十分自信地表示生意并沒有受到影響,有的甚至表示,生意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在人和春天專門做歐韓風格女裝的店鋪內,店主告訴記者,自己在市區開服裝店已經有10個年頭,生意一直不錯,近兩年借助微信圈,自家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好了。“來,掃下店里的微信,加到朋友圈,購買店里的服裝會有折扣、小禮品。”當顧客進店時,店主都會提示一下,游說顧客成為自己朋友圈中的一名。“我微信上現在有兩千名好友,每次店里有新款到貨,我都會拍下來,發到朋友圈里,或是發給一些老顧客,她們就會來店里買,或者直接讓我給快遞過去,而且快遞的運費是店里付的。”“為了突出實體店的質量可靠性,我現在挑選的都是質量好、成本相對較高的服裝。”她認為,相比網絡服裝的魚龍混雜,實體店的優勢就在于店里的服裝可以親自摸一摸、挑一挑,讓消費者放心。
創新:重品質講特色走出新路子
在該店相隔不遠處,另一家名叫CC服裝的店主的店里,店主告訴記者,自己并沒有利用任何網絡平臺經營店鋪,但店里生意依然很好,她的秘訣就在于讓消費者能買到小眾又精品的服裝。
“我的店面只有22平米,每月的租金是1萬元。剛開店的時候月銷售額有4萬多元,現在增長了50%左右。每月扣除租金、進貨、水電等費用還有3到5萬的純利。”店主介紹。“只試不買的情況在我店里很少,畢竟我賣的款很小眾又是精品,在網上很難找到。再說,我家價錢很公道,有不少回頭客呢。”
cc服裝的店主極愛藝術,店鋪裝修極有個性,店里的衣服款式搭配也極具藝術氣息。“現在的顧客都會反感撞衫的問題,衣服都由我親自挑選搭配,別人店里一般一款衣服有十件我店里只有三件。”
采訪中,記者發現,單純靠傳統打折促銷等手段已經很難打動消費者,質量款式都不占優勢的衣服,即便再便宜也難有人問津,講究服裝品質與特色并做好營銷宣傳,成為店鋪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