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對未來的改變會影響到社會生態的方方面面。現階段的電子商務要從不標準走向標準,電商標準化是成熟的標志。”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杭州召開的“全國電子商務質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全標委”)成立大會上表示。
“全標委”是國家質檢總局下屬、專為電子商務各方面制定標準的組織,馬云是其副主任委員。同時,阿里巴巴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將成為電商標準制定的樣板和參與者。
2016年3月31日財年底,阿里巴巴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體,超過3萬億元的成交額相當于2015年全國零售市場成交總額的十分之一。另據商務部統計,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約20.8萬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3.88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萬億元,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馬云表示,標準和創新像太極的兩面,創新到一定程度,需要停下來總結,也就是制定標準,“如果有一天阿里巴巴這個企業不在了,我希望阿里參與制定的標準繼續存在。阿里一直在探索形成標準,比如在阿里平臺上,炒信不可以、賣假貨不可以,這就是我們形成的標準。”
電商平臺的質量管理模式與傳統企業的存在顯著差異,雖然近年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幾十項電子商務相關標準,但對常用的電子商務業務尚缺乏統一的標準。澎湃新聞獲悉,“全標委”將圍繞電子商務的基礎通用、質量管理、誠信體系、質量風險防控等制定國家標準。阿里作為參與方,將在業務術語,平臺的商品信息發布規范、近似品牌評價指南、商家入駐資質審核規范、商品質量管理指南、交易糾紛處理規范、發貨簽收與退換貨規范、商家申訴業務規范等方面參與標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