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央多個部門已經開始商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稅率下調范圍預計至少在1%左右。市場普遍認為,在營改增的基礎上,制造業增值稅稅率的調整對減稅效果將有較大的改善。
?紹興華龍轉移印花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建紅今天晚間在接受中國服裝網記者采訪時認為,如果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1%,首先利好的那些主打中高端產品的紡織服裝企業,而對于低附加值的生產型企業而言,政策性的利好無法對這類公司的基本面形成本質的改善。
?紡織服裝行業分析師汪前進今天晚間在接受中國服裝網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如果下調1%的話,對于產業而言利好是有限的。”
?在汪前進看來,稅率下調1%肯定是有助企業減負,但實際影響大小,特別是由于紡織各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及盈利情況之間存在差異,增值稅下調1%對于不同行業的影響也是不盡相同的。
?汪前進也向中國服裝網記者指出,當前紡織服裝企業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資金的困難。雖然國家出臺一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貸款政策,但一時很難完全到位。增值稅若下調1%,無疑會使紡織服裝企業現金流狀況明顯好轉,
?時尚羊絨品牌Sand River創始人郭秀玲今天(1月16日)晚間在接受中國服裝網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如果增值稅下調1%,對于實體制造業而言當然是最好的結果。特別在當前這樣一個不利的經濟形勢下,中國制造業面臨著快速萎縮的格局,特別是紡織服裝產業鏈中,因不景氣造成中小企業關停并轉導致多年積淀下來的熟練工流失之后轉向其他產業,這對于整個產業而言是一種悲劇。“
郭秀玲向中國服裝網記者介紹:“當前,紡織服裝企業所承擔的稅負的確很重,以服裝制造板塊為例,增值部分就是人工創造塊,理論上講應該歸于服務所得,因為去除原料后,增加出來的利潤是100%靠人工付出時間制造出來的,為此我們付出了17%的高稅率。也正是因為難以承受過高的稅負,近幾年來我們轉向品牌建設,基本上已經全部關閉了在制造業領域的業務板塊。”
?不過,郭秀玲也向中國服裝網記者坦陳:“增值稅下調1%對于企業而言也屬于“杯水車薪”,沒有太多的實質性意義。目前,中高端產品線的用工成本每年以12%-18%的增速在持續增長,這種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長才是紡織服裝行業面臨的最大壓力。因此,國家如果不能出臺實打實的政策措施來提振企業信心的話,未來中國制造業將會和香港一樣,面臨實體“空心化”的巨大風險。”
2015年以來,受國際經濟環境及國內物價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約,以粗放經營為主的紡織產業整體步入“寒冬”之中。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中國紡織業如何走出目前困境?答案只有一個,以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為主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
如果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1%成為現實,無疑可以減輕紡織服裝企業相對較重的投資負擔,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有利促進中國紡織經濟由競爭力不強的粗放式增長,透過科技進步,轉變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資源節約型增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