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硬件設施的改善,很多學校特別重視學生的著裝,根據季節的變化,為學生們精心定制了符合學生特點的服裝,看到學生們在教室里、在操場上著裝整齊劃一,相信不管學生還是家長,都會理解與支持學校的做法。
這就涉及到一個服裝價格問題,因為是涉及到千家萬戶,因此,相關學校在采購、定制服裝時,一般都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一是服裝必須符合學生特點,既要色彩鮮艷,又必須線條流暢,且搭配合理;二是選擇面料時,必須兼顧大多數學生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換言之,校服必須經濟實用、價廉物美;三是將校服采購作為校務公開的主要內容,公示于眾,聽取學生及其家長的意見與建議,如此一來,就會得到大家的支持與配合。
可惜,福州金橋學校并沒有做到這三點,而是直接給學生發短信,要求學生準備好鈔票,毫無商量的余地。直到此事被公開了、受到社會質疑了,才極不情愿地拋出兩句話:其一并沒有強制購買,其二這個價格是服裝廠的報價。更可氣的是,校方相關負責人聲稱價格并不貴,400多元的一套服裝究竟貴不貴?有沒有必要選擇這么貴的服裝?相信學生、家長乃至公眾自會得出結論。
個人認為,該校采購服裝并沒有盡到相應的責任,按理說,服裝廠報價存在很大的擠壓空間,為何直接讓學生交錢?這里面究竟有沒有利益輸送?希望上級主管部門介入調查,給公眾一個真相與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