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的競爭進入了全球競爭時代,而非互聯網品牌之間,或者傳統品牌與傳統品牌的競爭。國際品牌進駐各平臺,我認為是好事,既能為線上品牌營銷引流帶來優質顧客,又能推動平臺自我完善,加快整個商品流、用戶流的良性循環。
不同年齡層消費者衣服風格趨同性增強,不能再以傳統的年齡維度區分顧客。比如購買產品價格偏好就是劃分消費者群體的一種方式。消費者性別、年齡的集中度,消費人群出現了多樣化分布,也意味著消費的多元化需求,產品性價比競爭加速。
1947年,中國實行土地改革,斗地主、分田地。為什么農民會支持把地主給抓起來,把田地重新劃分?要么分配不合理,要么就是田糧太少大家沒得分。
現在大家不是把地主殺了,把田毀了,老方主張是重新構建游戲規則,重新定位合作關系,重新合理分配,打破暴利,還利于消費者。
新時代的商業零售,不是“斗地主”,而是凝聚成為新時代“中國商業合伙人”,開創新業態,引領創造力和高品質的消費觀念。
淘寶網紅、社交媒體品牌等創新顯示,90后消費者更注重對明星(偶像)人物穿衣打扮的模仿,關注對故事及文化的詮釋。
未來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高性價比的東西。國內消費者對奢侈品的熱情會逐漸減退。明年或未來幾年,線下高倍率品牌會受到線上高性價比品牌的強烈沖擊,將逐漸轉變成合理的高性價比產品,業內會真正回歸零售本質。
我們有信心茵曼等互聯網品牌,今年會對暴利商品形成強烈沖擊,并繼續保持穩增長和盈利能力。
一件衣服要想真正賣得好,其實后面有大量的工作,除了設計,面料的選擇,消費者的調研,版型的試穿,一個版做出來后還會發給新顧客,讓顧客去試穿,試穿后顧客反映產品哪里不好,版型哪里不舒服,包裝的體驗哪里不好,定價是否合理,是否有超出期望。不是簡單的測試,而是經過了大量的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