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維度建設紡織產業集群
時間:2016年10月19日來源:中國工業報作者:
產業集群,論其地位與角色,是存儲與釋放中國服裝產業經濟機體能量的重要細胞,是中國服裝產業建立全球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地,也是中國服裝產業融合 “點面創新”、“鏈式創新”與 “協同創新”的最佳轉型窗口。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強大動能,服裝產業集群實現了良好的發展。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資源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區域品牌效應初步顯現。
產業集群,論其地位與角色,是存儲與釋放中國服裝產業經濟機體能量的重要細胞,是中國服裝產業建立全球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地,也是中國服裝產業融合 “點面創新”、“鏈式創新”與 “協同創新”的最佳轉型窗口。
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強大動能,服裝產業集群實現了良好的發展。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資源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區域品牌效應初步顯現。
從類型上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各有特色,既有全產業鏈縱向發展的,也有以某一行業為特色的,還有以細分專業領域小類產品為代表的類型,但共同點是規模化、專業化、集聚化。
服裝行業的生產和銷售約65%~70%來自于產業集群,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2002年啟動“產業集群示范試點”工作以來,歷經14年的培育和發展,目前服裝行業集群示范試點數量已達59個。根據中國服裝協會2016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統計,提交統計數據的49家試點集群2015年工業總產值886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800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73億元。
產業集群歷經產業原始集聚階段、產業關聯集聚階段和產業創新集聚階段,現在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戰略調整階段。正所謂: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當前行業發展挑戰空前,但許多產業集群已經以清晰的思路、果斷的措施,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例如產業鏈協同創新、跨境電商體系建設、區域品牌培育、人才梯隊建設等等。 “2015服裝產業集群工作報告”以及 《中國服裝產業集群 “十三五”升級發展戰略綱要》的說明具有很好行業指導意義,充分闡述了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方向。服裝產業集群未來的發展關乎服裝行業的長遠發展,為進一步做好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將圍繞向上、向下、向外、向內四個維度,展開不同的工作。
向上——引領升級,借助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區域品牌與個體品牌
產業集群是區域品牌與企業個體品牌的 “最佳孵化器”。未來,它不應當僅僅是產能與規模的集聚,同時應當是識別度與美譽度的集聚。這就離不開對自身公共品牌有意識的塑造與打磨。與此同時,在產業集群內部,一方面應當加強領軍型、龍頭型品牌的先鋒引領,同時也要積極打造一批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 “隱形冠軍”,構建健康、平衡、活躍的產業集群創新生態。
向上提升的有效途徑是不斷發揮公共服務平臺對集群發展的推動作用。
目前,各地區紛紛從實際情況出發,投入資金、投入力量,加大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力度。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圍繞企業實際需要,公共服務平臺的內容也逐步擴展,包括產品開發、質量檢測、職業培訓、人才培養、信息化、電子商務、物流、融資擔保、專利保護、媒體宣傳、大賽展會、品牌培育、指數發布等。這些公共服務的實施,為產業集群地區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向下——打好地基,夯實行業基礎數據統計工作與人才保障
行業統計工作是集群工作中最基礎同時也是較艱巨的一項工作,服裝產業集群的主營收入在服裝行業中的占比高達65%以上,沒有相對準確的數據支撐,行業運行的整體判斷將會失真,難以做出正確的預判。目前,許多產業集群都有推動區域經濟指數的動態監測與發布。這是非常有效的嘗試。未來,應進一步提升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的精準性與客觀性,進一步加強行業統計 “晴雨表”與實際經營活動之間的關聯性、滲透力與引導力。
人才是一切發展的根本。如果說產業集聚最基礎的支撐是人力資源集聚,那么當前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就業傾向偏轉下的人力資源流失以及社會青睞轉移中的創新人才缺失。東部集群地區異地就業人數眾多,人員流動性大,屢現招工難、留人難,中西部集群地區也開始出現用工緊張情況。同時,全行業都面臨著青年人擇業觀念以及服務業分流就業等挑戰。此外,技術、設計、營銷等專業人才的短缺,離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從研發設計到市場營銷與先進國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創新人才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大多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學校教育與市場應用結合,大力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
向外——合縱連橫,加強產業集群外部的資源互補與協同創新
基于不同的資源優勢,產業集群之間應當持續加強在技術、品牌、市場之間的無縫對接。協同不僅僅是企業之間或是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需求,產業集群同樣需要協同!集群之間加強協作,有利于集成創新、產業互補、錯位發展、降低成本、拓寬市場、擴大銷售,共同提升競爭力。
在具體方式和途徑選擇上,要加強智慧的協同。要深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支持對企業設計、制造、管理、銷售、服務等關鍵環節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
中紡聯及各專業協會、事業單位下一步工作重點就是起到紐帶作用,串聯上下游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有機結合,串聯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實現價值鏈接。
向內——責任自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綠色供應鏈構建
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在紡織服裝行業已有良好基礎,以人為本、環境保護、公平競爭、消費安全的全方位社會責任建設是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區域品牌建設的堅實支撐。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不僅對于行業內部的品牌龍頭企業至關重要,也對產業鏈大量的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有直接拉動效應,所以說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是中國紡織服裝健康生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的有機組成,應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中紡聯已決定對行業內企業全面開放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并將采取各種措施助推企業層面的社會責任建設。
通過大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帶動區域品牌是集群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受益者首先是集群內部的廣大中小企業。在強化區域品牌形象的同時,繼續抓好企業自主品牌建設,也是對區域品牌的有力支撐。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強大動能,服裝產業集群實現了良好的發展。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資源集聚效應明顯,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區域品牌效應初步顯現。
從類型上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各有特色,既有全產業鏈縱向發展的,也有以某一行業為特色的,還有以細分專業領域小類產品為代表的類型,但共同點是規模化、專業化、集聚化。
服裝行業的生產和銷售約65%~70%來自于產業集群,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2002年啟動“產業集群示范試點”工作以來,歷經14年的培育和發展,目前服裝行業集群示范試點數量已達59個。根據中國服裝協會2016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統計,提交統計數據的49家試點集群2015年工業總產值886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800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73億元。
產業集群歷經產業原始集聚階段、產業關聯集聚階段和產業創新集聚階段,現在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戰略調整階段。正所謂: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當前行業發展挑戰空前,但許多產業集群已經以清晰的思路、果斷的措施,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例如產業鏈協同創新、跨境電商體系建設、區域品牌培育、人才梯隊建設等等。 “2015服裝產業集群工作報告”以及 《中國服裝產業集群 “十三五”升級發展戰略綱要》的說明具有很好行業指導意義,充分闡述了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方向。服裝產業集群未來的發展關乎服裝行業的長遠發展,為進一步做好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將圍繞向上、向下、向外、向內四個維度,展開不同的工作。
向上——引領升級,借助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區域品牌與個體品牌
產業集群是區域品牌與企業個體品牌的 “最佳孵化器”。未來,它不應當僅僅是產能與規模的集聚,同時應當是識別度與美譽度的集聚。這就離不開對自身公共品牌有意識的塑造與打磨。與此同時,在產業集群內部,一方面應當加強領軍型、龍頭型品牌的先鋒引領,同時也要積極打造一批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中小企業 “隱形冠軍”,構建健康、平衡、活躍的產業集群創新生態。
向上提升的有效途徑是不斷發揮公共服務平臺對集群發展的推動作用。
目前,各地區紛紛從實際情況出發,投入資金、投入力量,加大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力度。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圍繞企業實際需要,公共服務平臺的內容也逐步擴展,包括產品開發、質量檢測、職業培訓、人才培養、信息化、電子商務、物流、融資擔保、專利保護、媒體宣傳、大賽展會、品牌培育、指數發布等。這些公共服務的實施,為產業集群地區的提升創造了有利條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向下——打好地基,夯實行業基礎數據統計工作與人才保障
行業統計工作是集群工作中最基礎同時也是較艱巨的一項工作,服裝產業集群的主營收入在服裝行業中的占比高達65%以上,沒有相對準確的數據支撐,行業運行的整體判斷將會失真,難以做出正確的預判。目前,許多產業集群都有推動區域經濟指數的動態監測與發布。這是非常有效的嘗試。未來,應進一步提升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的精準性與客觀性,進一步加強行業統計 “晴雨表”與實際經營活動之間的關聯性、滲透力與引導力。
人才是一切發展的根本。如果說產業集聚最基礎的支撐是人力資源集聚,那么當前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就業傾向偏轉下的人力資源流失以及社會青睞轉移中的創新人才缺失。東部集群地區異地就業人數眾多,人員流動性大,屢現招工難、留人難,中西部集群地區也開始出現用工緊張情況。同時,全行業都面臨著青年人擇業觀念以及服務業分流就業等挑戰。此外,技術、設計、營銷等專業人才的短缺,離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我國從研發設計到市場營銷與先進國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創新人才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大多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學校教育與市場應用結合,大力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
向外——合縱連橫,加強產業集群外部的資源互補與協同創新
基于不同的資源優勢,產業集群之間應當持續加強在技術、品牌、市場之間的無縫對接。協同不僅僅是企業之間或是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需求,產業集群同樣需要協同!集群之間加強協作,有利于集成創新、產業互補、錯位發展、降低成本、拓寬市場、擴大銷售,共同提升競爭力。
在具體方式和途徑選擇上,要加強智慧的協同。要深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支持對企業設計、制造、管理、銷售、服務等關鍵環節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
中紡聯及各專業協會、事業單位下一步工作重點就是起到紐帶作用,串聯上下游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有機結合,串聯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實現價值鏈接。
向內——責任自律,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與綠色供應鏈構建
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在紡織服裝行業已有良好基礎,以人為本、環境保護、公平競爭、消費安全的全方位社會責任建設是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區域品牌建設的堅實支撐。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不僅對于行業內部的品牌龍頭企業至關重要,也對產業鏈大量的中小企業甚至小微企業有直接拉動效應,所以說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是中國紡織服裝健康生態建設的重要環節,是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的有機組成,應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中紡聯已決定對行業內企業全面開放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并將采取各種措施助推企業層面的社會責任建設。
通過大力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帶動區域品牌是集群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受益者首先是集群內部的廣大中小企業。在強化區域品牌形象的同時,繼續抓好企業自主品牌建設,也是對區域品牌的有力支撐。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相關閱讀
- 知名女性內衣品牌速塑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2025.08.07
- 中國復合材料創新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點燃中國復材企業發展引擎2025.06.06
- 這個雙11,乘上抖音的風2024.11.04
- 時尚飾界,云選未來!鉆匯云選品中心璀璨登場2024.10.30
- 從中國黃河之濱到世界時尚之都:鄂爾多斯市羊絨在巴黎和米蘭大放異彩2024.10.14
- 跨越速運聚智聚力打通中國制造“企業強人”之路2024.10.08
- 傳承與變革的交響 ZIFEI WANG·王紫菲以“無盡的河流”登陸倫敦時裝周2024.09.23
- 科技重塑鞋履未來:Volumental副總裁從工程師到行業專家的轉型之旅見證鞋履零售解決方案變革2024.08.07
版權說明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 知名女性內衣品牌速塑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
- 中國復合材料創新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點燃中國復材企業發展引擎
- 這個雙11,乘上抖音的風
- 時尚飾界,云選未來!鉆匯云選品中心璀璨登場
- 從中國黃河之濱到世界時尚之都:鄂爾多斯市羊絨在巴黎和米蘭大放異彩
- 跨越速運聚智聚力打通中國制造“企業強人”之路
- 傳承與變革的交響 ZIFEI WANG·王紫菲以“無盡的河流”登陸倫敦時裝周
- 科技重塑鞋履未來:Volumental副總裁從工程師到行業專家的轉型之旅見證鞋履零售解決方案變革
- 科技賦能服裝行業 店+AI訂貨入選《中國服裝數字化轉型供應商選型目錄》
- 勁霸男裝意大利上演雙城記,兩展齊開盡呈勁式東方美學——勁霸茄克連續五年七次登陸米蘭時裝周官方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