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際經濟復蘇緩慢,外需持續低迷,國內要素成本也持續上升,外貿企業承壓不小。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外貿企業沒有坐以待斃,紛紛通過努力和創新來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在逆境中開辟了新天地。在第120屆廣交會上,企業普遍表示對明年的外貿形勢充滿信心。
盡管前三季度外貿數據有企穩跡象,但在外部環境依舊惡劣、國內企業內在競爭力尚未形成的前提下,我國進出口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實現真正的觸底反彈尚需時日。中國外貿企業如何看待當前的外貿形勢?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的出口情況如何?
記者在第120屆廣交會上采訪發現,總體來看,外貿企業出口相對來說都比較穩定,但也有一些勞動密集型、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表示訂單下滑嚴重,生存艱難。對于明年的外貿形勢,企業普遍表示有信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不同,今年外貿企業吐苦水的少了,談通過創新、自主研發等提升品牌競爭力的多了。不少企業更是發揮優勢,在逆境中開辟了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有所回穩壓力仍在
近幾年,在外需持續低迷、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在持續顯現以及國內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外貿企業承擔了不小的壓力。尤其是處在產業鏈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企業,更感舉步維艱。
銀星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張家港諾亞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杰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幾年形勢不是很好,總體情況不是很樂觀。雖然目前出口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百分之二三十,但主要原因是去年下降太多,基數低。“外貿發展的外部環境整體不好,前三個季度出口額以美元計下降了不到3%。不過因為今年原材料價格比較低,如果刨去給客戶降價的部分,實際出口數量仍有增長。”談及今年的出口情況,天津市金錨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旭年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
與上述兩家企業一樣,記者在廣交會現場聽到的雖然不是明顯改善,但諸如“今年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略有下降,但總體比較穩定”“與2008年時相比已經出現明顯改善”的聲音逐漸增多,也顯示出外貿出現了回穩的跡象。
不過這并不代表企業的生存環境出現明顯改善。商務部部長助理張驥此前曾公開表示,全年外貿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下行壓力加大,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總的來看,外貿形勢仍不容樂觀,面臨的困難不是短期的,實現全年外貿回穩向好的目標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企業自我轉型動力不斷增強
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外貿企業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紛紛通過努力創新來提高產品質量,從而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在廣交會上,記者發現,創新、智能、高端的產品隨處可見。
閆旭年告訴記者,盡管總體來說國際形勢仍不樂觀,但從企業自身來講,今年最大的亮點是以前嫌產品貴的客商都回來了。據他介紹,目前企業生產的主要是裝修用的梯子,由于注重質量,雖然價格比其他企業的貴15%甚至25%,卻深受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客戶的喜愛。
深圳市聯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彭琦也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公司雖然做的都是一些很傳統的小家電產品,但因為企業注重產品質量、不斷創新設計,依然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據她介紹,在今年外貿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依然能保持15%以上的增長。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鐘山在第120屆廣交會上巡館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外貿工作。60年來,廣交會始終是中國對外開放和外貿發展的重要平臺。新形勢下,廣交會要切實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大力提升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他勉勵參展企業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視自主研發,提升品牌競爭力,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增強自我轉型的內生動力。
不少專家也表示,憑傳統低端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難以維持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國內企業必須依靠轉型升級適應市場需求,通過創新和技術提升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