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浙江制造”標準的發布,以及“浙江制造”品牌發布展示平臺的正式啟動,意味著我省將積極推動“浙江制造”標準得到國內外市場的廣泛認同,努力將“浙江制造”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提高浙江制造業的標準話語權,實現“浙江制造”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雙贏。
會上,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設促進會向社會發布了今年已研制完成的100個“浙江制造”標準。這些標準覆蓋了高端裝備、消費品、節能環保、智能制造和傳統文化藝術品等領域。既囊括了核電設施、軌道交通等高端制造業,也涉及鞋類箱包、家用電器等日用消費品產業和青瓷、游戲服裝等文化產品。
陸建強在發言中指出,“浙江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先鋒營,義烏是“浙江制造”品牌建設的橋頭堡。中國制造,浙江先行;“浙江制造”,義烏出發。要努力加快“浙江制造”標準體系構建步伐,努力加快“浙江制造”市場論證推進步伐,不斷加大“浙江制造”品牌監督力度、“浙江制造”品牌宣傳推廣力度,引領浙江制造業邁向中高端。
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浙江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效途徑。2014年開始,我省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標準+認證”的“浙江制造”品牌打造模式。據了解,今年年初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要制定100個“浙江制造”標準,力爭到2020年“浙江制造”標準達到500個以上。截至目前,我省已制定“浙江制造”標準145項,已有34家企業獲得了“浙江制造”認證證書61張,其中國際合作證書10張。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質監局著力構建“浙江制造”標準體系,指導和監督浙江制造品牌建設促進會推進標準的立項、研制、評審等各環節工作。今年以來,共完成公開征集“浙江制造”標準立項建議260余項,推出“浙江制造”標準編制計劃兩批次128個。截至目前,已提前完成全年100個“浙江制造”標準的制定任務,預計到年底前將制定“浙江制造”標準120個,未來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