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互聯網對專業批發市場帶來的變革,常熟服裝城實施公共服務集成平臺建設計劃,建立集信息發布、產品展示、質量檢測、在線交易、信息反饋、管理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及移動互聯系統。目前,新建的6個平臺已投入使用,即常熟服裝在線、中國·常熟男裝指數、節慶會展策劃、中國男裝設計交易中心、常熟服裝城國際貿易服務中心和常熟中紡聯檢測中心。這些平臺凝聚市場力量,發揮產業集群優勢,著力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服務。目前,常熟服裝城3萬多家入駐商戶中60%開通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覆蓋市場經營管理全流程,形成了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實物展示與虛擬展示、線下批發與網絡供貨、傳統營銷與網絡營銷、現場交易與網上交易相結合的新型商品市場,不僅有利于商戶提高營業額,也促進了產城融合、市場環境改善和管理模式創新。
常熟服裝城利用自身品牌優勢,積極營造正版正貨氛圍,借市場內天虹服裝城申報商貿流通業示范企業成功獲批,穩步推進誠信市場建設。誠信市場建設又為該服裝城構建新型融資擔保體系提供了條件,目前,區內共有金融機構44家,加大了對信用保險、信用擔保等信用結果的應用,助推小微企業規模化發展。
該服裝城還積極爭取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為入駐商戶開拓海外市場打通渠道。近兩年來,常熟服裝城每年投入約10億元用于新建或升級改造市場;建成國際貿易服務中心,設置服務窗口,協調商務、海關、市場監管、國稅、人行等相關部門制訂了基礎性工作制度和方案。成立了外貿服飾集散中心管理辦公室,將3000多家經營戶納入市場化管理,通過調查摸底,建立了外貿商戶基本數據庫,編制并發布《外貿供應商名錄》;開展外貿推廣和外貿業務培訓,在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等國際網絡設立專區,組織商戶參加蘭亭集勢、京東等線上出口貿易平臺招商會等,舉辦烏外商采購對接會,引進常熟家紡進出口有限公司等外貿專業服務機構入駐;組織市場商戶參觀或參展廣交會、義博會、華交會、CHIC展等國內知名展會,邀請外貿專業機構和部分外貿代表商戶開展座談會,交流外貿經驗,組織商戶和市場管理人員參加外貿知識培訓。2015年初,在海關、商務、國稅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赴商務部進行了答辯,向南京海關爭取到了“旅游購物”方式報關出口。下半年,確立了“市場采購”貿易模式的實施要件和基本流程,啟動外貿聯網監管平臺建設,設置外貿專區,全面推進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工作。
常熟服裝城有30年的歷史,已經從“馬路市場”發展到今天擁有營業面積達到308萬平方米,專業批發市場35個,店鋪、攤位3萬多個,經營人員10萬人的市場集群,仍在為“江南織造+休閑時尚”品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