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團購成消費者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使用團購過程中,會出現各式各樣問題,例如商家臨時要求補差價、退款困難等,對此,消費者該怎么辦呢?
前段時間,家住南村的鄔女士通過團購網站,以45元團購了一張價值88元的兒童游樂場券。在購買時,團購網站上的“購買須知”頁面清楚顯示著“周末、法定節假日通用”的標注。然而,當鄔女士帶著小孩開開心心的到游樂場時,卻被告知,由于是周末,需要再補交20元差價,否則不予進入。對此,鄔女士覺得非常不合理?!爱敃r覺得挺合適的,就團了。但是到現場才要求加錢。本來網上信息就寫的很明確了,對我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后來我看評論,不光是我一個人受過這種待遇,我感覺這就是商家自己的問題?!?
無獨有偶,梁小姐也遭遇過團購的問題。有一次她在團購上訂了ktv自助餐,而且提前一天打電話訂好了,結果到那之后已經沒有房間了?!翱墒钱斘覀儐柗諉T另外再交費的有房嗎,她們就說有了,這讓我們覺得很生氣。”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團購的方式進行消費。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我國團購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8億,比2014年底增加755萬人。而這其中有大量的消費者都表示曾遭遇過商家臨時要求補差價、服務內容與實際不符、退款困難等問題。由于這些團購項目主要集中在餐飲、娛樂等消費領域,涉及金額普遍不高,所以消費者遇到類似情況時往往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維權,或者礙于面子,無奈之下選擇吃啞巴虧。
對此,區工商部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團購網站不同于傳統的電子商務平臺,對于團購消費者的侵權案件,首先應該明確網站和商家的責任分配,以及具體侵權類型,再有針對性地進行維權。而在進行網絡團購前,應當仔細查看使用期限、退款條件等團購細則,并保留好相關購物憑證;同時還要把網站的信譽、規模等作為重要參考消息,不能一味貪圖低價團購,以免因為服務合同出現問題而導致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