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寧易購宣布,將進一步加大百貨服裝類品牌商戶的引進,同時還公布了智能定制襯衣設計。智能服裝看似遙遠,有關它的消息一直縈繞耳畔。智能服裝來襲,你買嗎?
智能服裝火熱
所謂智能服裝,通常是指具有感知和反應雙重功能的服裝;它不僅能夠感知外部環境或內部狀態的變化,尤其可以通過反饋機制,實時地對這種變化做出反應。這在阿湯哥的潛水服里已經得到了完美的演繹。
據了解,蘇寧電商這款高科技定制襯衣僅通過照片就可以做到“量體裁衣”。一件高品質襯衫僅在30分鐘內就可以完成生產,一改傳統定制的低效率。未來,推出方還將充分發揮自己O2O運營模式的優勢,在線下門店鋪設3D試衣鏡、定制襯衣等體驗設備,滿足消費者更高的體驗需求。
智能服裝其實從未離開過我們的視線。去年一部電影《碟中諜5》就火了智能服裝,男主角的智能潛水服,不僅自帶氧氣充氣功能,可以實時監測人體內的氧氣含量;還能與電腦連接同步,提示氧氣充盈的程度,以確認穿戴者在水下的時間并保障安全。特步也攜手360,361度攜手百度,李寧則與小米合作——越來越多的傳統服飾品牌都在玩“跨界”。
價格清洗引擔憂
然而,對于市場上出現的智能服裝,用戶看法不一。很多消費者認為,這種極具科技感的服裝,不知道又得花多少錢才能穿在身上。大部分智能衣物產品售價一般為千元左右,所以這樣的價格對很多消費者來說接受不了,因此,不少消費者都表示“智能服裝可能普及不開,還是有點遙遠”。
還有網友提出質疑,衣服必然會被放在洗衣機里清洗或烘干,也會采用各種力度的揉搓,加入電子器件的服裝材料能清洗嗎?如果智能衣物的清洗只能進行干洗,而且清洗過程中很可能損壞其中的電子元件。還有女性擔心智能服裝可能會帶來輻射,對身體有影響。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智能服裝不僅對身體沒有影響,還能幫助監測身體情況,比如,如果近期睡眠不好可能會在智能穿戴上有所顯示,因此,可以根據指數的變化做出調整。
■相關新聞
傳統服企“待客”模式落伍
近日,有經濟學家預測2015年至2017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冬天。在過去一年,很多服飾品牌店面臨“關店潮”,市場呈現出一片蕭瑟。然而2015年也是傳統服裝零售企業改變最大的一年,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一些品牌可以開發自己的B2C商城,或者采取自營的模式;而O2O的興起,也逐漸改變了服裝零售業。
歌力思董事長夏國新表示,移動互聯的來臨,對企業組織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猶豫一年,晚一年,企業就可能被淘汰。白領品牌董事長苗鴻冰對2015年感受最明顯的有兩點:一是品牌推廣的方式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二是轉型升級。
過去的傳統零售企業是把精美的服飾陳列在店中,等待消費者前來的“待客”模式。但如今,這種“守株待兔”似乎并不可取,受到電商的沖擊,傳統服裝零售企業必須找到突破口,“互聯網+”模式恰恰是需要企業在網絡上主動出擊,最重要的是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利用“粉絲經濟”、“社群經濟”等模式。傳統服裝零售企業要想今后立足消費市場,必須改變思路、立即行動、抓住機會成功轉型。
此外,分析認為,改造提升服務效率是關鍵。正如線上線下同價銷售,最終目的并不是要增加銷售渠道,而是共同協作,最大限度地避免資源浪費,優衣庫的庫存周期是83.72天,其主要通過實時監控、分析銷售數據來指定生產量和調整營銷方案,庫存基本為零,因此只有線上線下ERP打通,才能最大限度地縮短信息路徑,提升效率與品質。
目前傳統服裝零售業整體呈現不景氣的現象,轉型是大勢所趨,想要做好就必須同時把控價格、質量、營銷和供應鏈四個關鍵點,轉型期也是洗牌期,只有重視產品形象與服務的企業,同時在關鍵時刻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或許能有不一樣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