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紡織行業,曾經的國貨精華和出口主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已經成為正在逝去的行業。
目前最后一批國企工人的年齡將近45周歲,或許5年以后將很難找到大型企業仍有這些傳統的紡織車間。一組紡織車間攝影,供大家收藏:
1、紆子車間,也就是做緯紗紆子的前道工藝。
2、機修工(記得分成機修和保全工種),工作分日常維修和計劃平車保養。
3、陰暗,高塵,大噪音的工作環境。
4、非常特有的標記標識。
5、領導在車間問詢生產情況。
6、檢驗車間,一般以前是40歲以后退下來的一線擋車工人,安排到這里進行驗布,修布工作。(相對環境好點,工作輕松點。)
7、大廠的檢驗和修補工作非常細致,從而決定品質也是一流。
8、11月份魯西南的天氣已經寒冷,車間里的工人基本都是短袖汗衫。
9、仔細工作。
10、打包成件。一般為480Y,720Y,960Y,1200Y一件,出口標準一般是120Y定碼定長成匹。
11.漿紗機,用于制作經軸并對經紗進行上漿增加強度,以便于上機織布。
(原文出處:魚若大智的博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了解更多服裝行業資訊
請掃以上二維碼
關注微信@服裝e訂單
ID:e_fzengine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