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大家的朋友圈有沒有被“海關稅改新政”刷屏?
什么“出境游的中國人哭著回來了”、“帶回國的貨繳稅還不如扔了”、“海關扣留黃渤”、“過關排隊3小時”…有些還配了機場滿地狼藉的照片,嚇得馬上就要去日本的我,直接放下了手中正在做的購物攻略。
同樣受驚的還有很多貝殼,他們紛紛在后臺留言:教主教主,現在出國還能愉快地買買買嗎?好焦慮,以后海淘是不是都會被稅?代購不會真的全面漲價吧?
既然這些疑問跟我大買買買教如此休戚相關,尤其跟我即將開展的大血拼休戚相關,我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今天就來好好算一算海淘稅改的這筆賬。
寫在前面:為了做這篇推送,黎貝卡真的問遍了身邊朋友:剛從國外回來的、一直在海淘的、專業兼職做代購的、在海關上班的……集合了那么多的聲音,內容應該算比較有參考作用,但畢竟不是官方出口,也不是媒體調查,僅作大家的買買買參考喲。
Part 1 國外購物:暫時影響不算大
先從大家最關心的人肉回國部分開始:
Q:買2000塊東西就會被征稅?
A:并不會(20種不予免稅的商品除外)。
以前普通游客如你我,每人是5000塊的免稅額度,超過5000就需要征稅。現在這個額度其實放寬了,變成境外購買不超過5000,加上國內口岸免稅店的總數不超過8000。
20種不予免稅的商品主要包括電視機、照相機、攝像機、空調冰箱和家具燈具等,大家常用的iPhone等手機類也是不免稅的。
舉個栗子,比如我們從國外買了3000塊的東西,在國內機場免稅店買了5000塊,算下來是8000塊,不用交稅。
但如果我們是從國外買了7000塊錢,國內機場免稅店買了1000塊,這時候雖然總數是8000塊,但是境外部分超過了,超過的2000塊還是要交稅的。
這個其實還好,最讓我心痛的是,如果單個物品在境外購買的價錢超過5000,比如買了一個6000塊的包,那就要按包整體的6000塊征稅,而不是按超出5000塊的部分。
貝殼群里有人說,“真替卡卡擔心,以后出國得交多少稅啊!”我也覺得很擔心:(
Q:在海外血拼奢侈品有可能被緝私局抓?
A:不可能。
這一點我特意去咨詢了貝殼群里在海關工作的妹子,她表示只要是自用、合理數量的物品,海關一般都會放行。
簡單點說就是,只要你不要買得太夸張,買出“去批發”效果,都不會有這個風險。但如果海關真的懷疑你有販賣嫌疑,就只能按貨物征稅或者退運了。
貝殼線報:有貝殼說她認識的人買了一只20萬的表,海關讓交3萬塊稅,求了半天的情,最后交了8000塊放行。(并沒有被移交緝私局……
Q:化妝品稅率漲到了60%,比在國內買還貴?
A:不一定,看你買什么,彩妝稅率漲到60%,護膚品稅率降到30%。
這次稅改的一個很大的變化是對各種商品進行了新的梳理,把原來的4類商品改成了3類,所收的行郵稅稅率從10%、20%、30%、50%四個檔變成了15%、30%和60%三個檔。具體看下圖(來自中國新聞網)。
而里面變化最大的是化妝護膚品了,以前統一稅率是50%,現在彩妝部分上調了10%,護膚品比如面霜、洗面奶這些反而下調了20%,所以總體來說還是降低了,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個好消息吧~
比方說你在日本買了一瓶280塊的某品牌潔面膏,回國時如果超過了免稅額要交稅,以前要交50%也就是140塊,現在交30%只要84塊錢,稅款便宜了56塊。但如果要繳稅的是300塊的同品牌的口紅,就要比以前多交30塊。
Q:新政之后海關嚴查,過關時間翻了幾番?
A:目前為止,海關檢查和平時沒有明顯區別。
新政之后大家都在抱怨“過關難”、“時間長”、“海關嚴查”,我最近沒有出入境所以不了解具體情況。但根據媒體的報道,說首都機場海關檢查和平常沒有明顯區別,也沒有出現“挨個被稅”的場面。
至于網上被傳瘋了的“開箱”圖,其實是海關蜀黍例行對查獲的大量化妝品進行清點,這樣的情況每天有,不是新政以后才有的。
前方線報:我的朋友某投資公司高管CC小姐4月9日從香港血拼回杭州,這次她買了三個大牌包包和一個蘋果電腦。回來前很多朋友告訴她“你慘了慘了,過關肯定要被送到緝私局了”。把她給嚇得。還好,她過關時并沒有被查。
她說,其實現場還是有不少抽查的,但自己沒被查的原因可能是:第一所有產品都拆了包裝,有個包還是直接背在身上的;第二她拿的是兩個小的登機箱;第三是她的表情特別(故作)淡定;第四是過關時間很晚。
昨天貝殼群里才有同學從昆明過關,她表示海關和平時沒有明顯區別,不算特別嚴格。從北京和上海過關的同學,也表示“沒遇到開箱檢查”。“我好基友從日本帶了三個箱子回來也沒什么問題。”
總結一下:出國購物的限額免稅政策一直都有,現在額度放寬還可以買得比以前多3000元,不過也是要在國內免稅店。以前大家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是因為海關一直都是抽查。如果沒有被抽查,就不用交稅。而出國買買買算的也都是行郵稅,稅率是普遍低于同類進口物品的綜合稅率的,所以還是很劃算。
根據新政實施以來的各種反饋,總體感覺下來,海關抽查并沒有更嚴,出境買買買這一塊暫時影響真的不算大,呼呼,松一口氣。
Part 2跨境電商:有的貴了,有的反而便宜了
這次“4·8”海關稅收新政,受影響比較大的其實是跨境電商,也就是亞馬遜海外購、尚品網、天貓國際、網易考拉購、小紅書等,有保稅倉的國內電商平臺。
Q:跨境電商每人每次只能買2000塊,全年不能超過20000塊?
A:不是不能買,是買多了要多交稅。
新政規定的數額限制是個人單次消費限額為2000元,年度消費限額為20000元,超出限額的部分要增收關稅。
Q:所以只要單筆不超過2000塊、全年不超過20000塊就可以不繳稅?
A:也。要。繳。
限額內是0關稅,但不代表0稅收,需要根據新的繳稅辦法和稅率納稅。
在新政策出臺之前,這些跨境電商享受政策優惠,和人肉購買一樣,都只收“行郵稅”,也就是行李和郵寄物品的稅,是非常劃算的。
但新政之后,電商的稅收方式從行郵稅改為跨境電商綜合稅了(包括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等等)。我最近打開淘寶,不管產品是在海外還是國內,購物車低端都會顯示“不含運費和進口稅”~
所以即使沒有超過限額,關稅可以不交,你也還需繳納增值稅和消費稅,這部分稅可以打七折。一般商品增值稅是17%,打七折也就是17%×70%=11.9%,化妝品除外。具體稅率變化如下圖(圖片來自網絡)。
Q:那以后在跨境電商買東西,究竟貴了還是便宜了?
A:有的貴了,有的便宜了。
這些東西變貴了:
價格低于500元的母嬰產品、保健品、食品,價格低于100元的化妝品、個人洗護產品和低于250元的服飾、小家電等,因為之前有50稅款的免征額,都是不需要繳稅的。現在取消了這個規定,所以價格有所上升。
有貝殼說,昨天通過電商買了一瓶常吃的酵素,以前175,現在208,漲了30多塊錢,差不多正好是增加的稅錢。
我又去各大跨境電商對比了一下。在天貓國際,一袋某國外品牌的奶粉售價80塊左右,現在就需要多支出9塊錢稅金。一盒75塊的蒸汽眼罩,從免稅變成要多交9塊錢的進口稅,總價84元。而國內商場對應產品則要110塊左右,雖然多了稅,但還是比國內買便宜。可能因為百元內小物本身基數不高,稅負部分數額不大,我看到有很多天貓國際商家對此仍然是“包稅”狀態。會不會聲稱包稅然后悄悄漲價,就不知道啦。
百元以內化妝品漲價最多。網易考拉購一盒某品牌的散粉定價49塊,要交23塊的稅,稅率達到47%,而該品牌官方旗艦店的價格不過50塊。
但百元以上的化妝品則變得更便宜了,比如考拉上一瓶某品牌的洗發水267塊,新政前要交50%的稅,就是133.5元,而現在只要11.9%,也就是31塊左右。
曾經我們在跨境電商最愛購買的輕奢包包、大牌服飾等,稅改之后可能也沒那么劃算了。以一只售價3000元的包包為例,稅改前只需要交納10%的行郵稅,也就是300元。稅改后,因為單價商品超過2000元按一般貿易模式全額征稅,大約要繳600元左右的稅。但稅后3600元左右的價格仍然比專柜5000元的價格低得多。
另外我還特意問了考拉的人,他們說:“保稅區一單不能超過2000元,所以2000以上的包包現在都從香港走直郵了,但香港倉發貨也是采取抽稅,如果被海關抽到交稅,考拉是給報銷的。這次影響的只是保稅區的商品。”
這些東西便宜了:
也有東西變便宜,價格在100元以上的化妝品、個人洗護用品的稅率分別降低了17.1%和38.1%,價格超250元的服飾、電器等稅率約下降8.1%。
比如一件價格在1000元的飛利浦脫毛器,以前要征收20%行郵稅也就是200元,現在則只要繳納17%的增值稅,還能打7折,只用繳稅119元,便宜了81元。
像尚品網這樣主營服裝鞋包類的跨境電商,就表示,稅改對自己雖然有影響,但不像對賣化妝品為主的電商影響大。因為2000元以下的服裝品類,稅率從20%下調到了11.9%;鞋包等其它品類從10%上調到了11.9%,而這些都是平時大家買的最多的,所以影響不算大。
總結一下:總結一下:新稅收政策對跨境電商的影響肯定是有的,尤其是熱門產品比如母嬰用品、保健品和平價個人洗護用品,大部分都漲價了。簡單說:在2000元一次的限額內,如果買的東西需要交的稅額在50元以下,原本稅費可以免去,加上稅費就變貴了。而另一些產品,比如高于100元的洗護用品,高于250元的服裝、電器、手表,因為稅率下調,在電商買反而會比較便宜。
Part 3 海淘及代購:大單有風險
Q:現在海淘是不是每單都會被稅?
A:大單確實有這個風險,建議拆分成小單。
除了境外買買買、電商買買買,另一大貝殼們關心的問題就是海淘了。比如你從美國亞馬遜買了奶粉,通過轉運公司發到國內。限額是:自用合理數量+單包裹多物品1000元以內,超過1000塊的按照貨物征稅或者退運。其實這個規定2010年就有了。
雖然在新政以前,直郵回國內也有被稅的風險,但是最近幾率確實增加了。一個常年在美亞、日亞給寶寶買東西的爸爸告訴黎貝卡,最近一段時間,他身邊幾乎所有日本回來的大包裹都被稅了,要么就退回去重新分開小包裝寄。
比較安慰的是,如果整個包裹只有一件物品,就算超過1000元,也還是可以按照個人自用物品郵遞,只征收行郵稅。郵遞物品50元免征稅額的規定也沒有變。
貝殼線報:今天后臺有位讀者告訴我“卡卡,今天Dhl告訴我超過海關1000元限制了,燒包網上買的諸多項鏈只能退了”。
Q:代購倍受影響,會不會大面積漲價?
A:不同區域情況不同,日本暫時受影響最大。
除了剛才說的美亞購買的情況,你托人代購,然后寄回國內,這種也屬于個人直郵的范圍。最近朋友圈很多代購的血淚哭訴文,也是看得人心惶惶。
不過我有專門去問了身邊做代購的朋友,其中一個業務遍布全球的回答說新政目前還沒有波及到她,因為代購一般都和當地的運輸公司有良好的溝通,“澳洲、美國有靠得住的運輸公司,所以還好”,“暫時還沒有被稅哦,我們三月就開始拆小包裝寄了,歐洲在觀望”。但是因為“日本主要發ems,會有點危險,具體看實際海關怎么操作吧。”
還有專職代購的朋友透露,網上有一些聳動的言論和圖片是同行放出來的,他們故意傳這種圖來漲價,大家要擦亮眼喔~
貝殼線報:有美人透露,她的日本小代購這幾天的價格都還沒有變化。
還有說“日淘沒有被稅,親戚日本幫寄的被稅了,主要還是看人品。”聽說代購寄回時把包裝盒都拆掉會好一點~
另外有貝殼在過關的時候看到兩個代購一共拿了9個箱子“安全”過關,忍不住贊嘆他們的“心理素質太好了。。。”
總結一下:這次稅改,海淘監管形式沒變,以前怎么樣現在還是怎么樣。至于會不會查的嚴了,根據代購們的反饋,其實各地海關對這方面的抽查力度一直都不同,比如說北京、上海、南京、蘇州這幾個城市一直都是被稅幾率最高的。至于稅率,以后會按照新的稅率執行,新稅率大部分商品稅率提高了,洗面奶洗發水牙膏等清潔類化妝品是降低了的,這也算是好消息。
Part 4 買買買小技巧
推送的最后,我們總結了一些tips,助大家出門在外依舊買得順心。
1、出境之前,身上帶的貴重物品比如包包、手表,如果擔心回國時被稅,可以在出鏡的時候找“海關申報臺”登記一下,但是記得預留足夠的時間。
2、最好能找不愛買買買的朋友一起出行,分攤額度。以前崔斯坦的主要功能就是這個,以及把她空出來的行李箱給我裝塞不下的戰利品!
但這個實際操作還是有難度,比如說你們是三個人一起出去玩,你如果想要買一個15000的包包,同時不被稅,那要三個人都沒買任何其他東西才行!而且16歲以下的小朋友是沒有這個額度可用的。(我該去哪里發展合適的隊友。。。)
3、出國前衣衫襤褸都沒關系,回來的時候盡量把能穿戴在身上的全都穿戴上。不能穿戴的要記得撕掉包裝及標簽,不要用LOGO明顯,看起來就寫著“我很貴”的購物袋。
4、不買就不用繳稅了呢,微笑臉。
突然想到,這樣一來,應該就不會有出去玩結果被一大堆人麻煩代購的困擾了吧,果然每朵烏云都鑲著金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