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喜歡購買進口消費品,覺得質量好、性能高,但是進口商品真的都是安全可靠的嗎?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抽檢數據,去年進口商品不合格檢出率高達38.9%。國家質檢總局日前還通報了“2015年進口消費品質量監管統計數據和質量安全信息”,包括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服裝、食品接觸產品和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抽檢結果更是讓人大吃一驚。
近兩成進口兒童安全座椅不合格
據了解,2015年2月1日起,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開始實施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檢驗1225批、38.5萬個、進口金額為4457.83萬美元。主要進口來源國為德國、英國、日本、美國、法國、意大利等18個國家或地區。
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司長孫文康指出,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仍存在“水土不服”現象,部分進口商對國內產品質量安全法規或標準缺乏了解,有近兩成產品出現標識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標準等問題。 此前質檢總局曾通報稱,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口兒童用品的質量不合格率超三成,進口兒童用品的安全衛生環保項目不合格情況也不容小覷。據介紹,去年共發現4批兒童安全座椅安全項目不合格產品,其中動態測試失效危害最大,檢測過程中出現座椅頭枕在碰撞時斷裂飛出的情況。
據了解,2015年9月1日起,按照我國相關規定,檢驗人員仍發現部分進口兒童安全座椅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標注強制性產品認證標準等不合格情況。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因為部分國內進口商疏于了解或存在僥幸心理,故意逃避認證和監管,導致強制性認證等問題頻發。
進口服裝纖維含量不合格率超五成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抽樣檢測進口服裝3.13萬批,檢出質量安全不合格1839批、貨物總計113.29萬件、貨值1038萬美元,質量安全不合格率為5.87%, 同比下降1.62%。在質量安全項目檢測中,纖維成分項目不合格1045例,占總體不合格批次的54.37%,在所有質量安全項目中所占比重最大。此外,進口服裝中文標識不合格情況也十分嚴重,不合格批次的比例接近50%。
進口服裝中文標識的主要問題,存在于信息不全或標注錯誤。產品標識雖不屬于“安、衛、環”項目,但其成分含量、執行標準、號型規格、洗滌方法等信息標注錯誤或者不全,不僅會影響到消費者的穿著使用,有時還會引發索賠糾紛,對服裝企業或者品牌造成名譽或者經濟上的影響和損失。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問題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類不合格進口消費品中,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批次不合格率高達23.9%,貨值2.29億美元。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品種主要包括:嬰兒紙尿褲、嬰兒濕紙巾、婦女衛生巾、衛生護墊、成人紙尿布、餐巾紙、面巾紙、濕紙巾、衛生紙原紙、廚用擦拭紙等產品。進口地區主要有: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美國、中國香港、歐盟、加拿大、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或地區。
通報顯示,不合格的主要內容有:一是存在產品無中文標識或中文標識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的有關要求;二是產品微生物指標不符合我國國家標準規定;三是產品包裝破損造成產品污染或包裝不符合要求;四是產品上出現有機認證標識但無認證證明或無毒理學報告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