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數萬元的假冒“愛馬仕”手提袋、進貨價數百元的“江士丹頓”假表、以假亂真的蘋果手機和配件……今年上半年,深圳皇崗海關查獲的侵權物品清單上,各種冒牌貨可謂“琳瑯滿目”。據統計,該關上半年共查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61宗,查獲侵權產品4937件,案值超過500萬元人民幣。
今年上半年皇崗海關查獲的侵權物品中,侵權貨物種類復雜,大到傳統的名表、名包、單反相機、高檔手機,小到帽子、襪子、電池,甚至煙酒茶等食品一應俱全。除了貨運渠道外,像假名表、假手機、假名牌服飾等,多在旅檢渠道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中查獲,呈螞蟻搬家跡象。此外,商標侵權隱蔽性強。比如把“Nike”商標印成“NLke”等,故意更換字母或把大小寫弄錯,打“擦邊球”,造成視覺上的品牌混淆。
其中,今年6月,皇崗海關首次查獲侵犯國內“SATIMO”品牌商標的天線檢測儀一批。7月5日,該關對這宗侵權案件涉案當事人作出了行政處罰,將侵權貨物全部沒收并處罰款,及時為企業避免了假冒商品在國內市場上流通帶來的名譽損失和經濟損失。近日,“SATIMO”品牌的知識產權權利人——深圳市新益技術有限公司專門向皇崗海關贈送錦旗,稱贊該關“國門衛士,為企排憂”。
“查處侵犯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對于維護國產品牌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皇崗海關負責人介紹,為此,該關專門舉辦真偽產品辨別講座,邀請多家知名品牌的知識產權權利人代表面對面交流,傳授產品真偽辨別技巧,使一線監管人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查緝能力大大增強。
同時,該關對關區查獲的侵權案件進行分析,確定重點敏感商品清單,并積極向企業進行知識產權普法宣傳。“這一方面是引導企業守法自律,另一方面提醒企業在接受訂單時一定要注意所生產的物品是否有侵權的可能,力求從源頭上阻斷侵權商品的出現。”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提醒廣大企業,目前海關對知識產權采取“主動保護與被動保護相結合”的措施。無論權利人在海關總署備案與否,都可以針對某些侵權嫌疑貨物向海關提出保護申請。而已經在總署進行商標權、權利權、著作權備案的企業,就相當于提前在海關“掛號”,只要企業遇到侵權事宜,就可以得到全國各海關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