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喬治阿瑪尼(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品牌童裝。據該公司統計,中國大陸受影響的產品數量共計48件。
據了解,本次召回范圍內的童裝因pH值和甲醛含量超標,不符合國家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2010)中規定的pH值和甲醛含量的限量要求。衣物中pH值過高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刺激,出現紅斑、風團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甲醛含量過高會導致衣物在穿著過程中逐步釋放出游離的甲醛,通過人體呼吸道、眼睛以及皮膚的接觸,易誘發其他病癥,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據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的《2016年6月進口工業產品不合格信息》顯示,進口服裝問題突出,不合格原因涉及色牢度不合格、pH值不合格、甲醛含量超標等。其中,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從土耳其進口的H&M品牌化纖制針織男式T恤衫,因pH值不合格被銷毀,數量3000件;22364件由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從孟加拉國進口的UNIQLO品牌男式牛仔襯衫,因pH值不合格被退運。
此外,Eleven Paris、Levis、VERSACE、TOPMAN等國際品牌的一些服裝產品也出現在不合格名單中。
近年來,一些國際品牌的服裝屢屢曝出存在質量問題。據質檢總局5月17日發布的《2015年度全國進口服裝產品質量狀況》白皮書顯示,全國檢測抽檢進口服裝質量安全不合格率為5.87%,同比下降1.62個百分點。從進口服裝類別來看,成人服裝批次不合格率為7.62%,同比上漲2.22個百分點。
質檢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從何而來?服裝品牌屢上黑榜說明了什么?監管部門對產品不合格廠商有何后續處置措施?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
抽查不合格產品不得流通
“服裝屬于一般消費品,依據產品質量法,在進入流通環節前,無須進行強制性檢驗。”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但生產者有檢驗義務,須進行出廠檢驗或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市場。”
對于產地在國內的國際品牌服裝,監管部門如何進行監管?“我們采用監督抽查的方式,分為質檢總局主導的國家監督抽查和地方技術監督局主導的地方監督抽查兩種。”該負責人介紹,質檢總局的抽查主要集中在生產環節,由國家法定檢驗機構按國家強制性標準及企業明示質量要求等,對樣品實施安全項目檢測及主要性能指標檢測。
“在監督抽查過程中,質檢部門對質量不合格服裝生產企業將進行責令整改,要求企業查明原因,產品合格后才可繼續銷售。而對于抽查過程中發現樣品服裝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如安全檢測不合格、違反國家強制性標準等,質檢部門將依法對其進行立案查處。”這位負責人表示,“對情節特別嚴重者,將移交公安機關進行處置。”
同時,從2009年開始,國家監督抽查結果對社會全公開,該負責人同時也表示,希望借由公開抽查結果,通過社會監督來敦促企業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