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師傅聚精會神地改衣服
據海西晨報報道,衣服仿佛被注入了生命,與他靈巧的手指融為一體,如夢幻般變出一道新光景。在隱匿于老廈門街巷的這處裁縫鋪子,曾師傅用他的技術“征服”了國際大牌。
他專接大牌修改
在往中華電影院的路上,一條名為“南田巷”的巷子里,有一家名叫精格男女服飾修改室的鋪子,這里不做衣服,只接名牌衣物修改單。10余平方米的小鋪看上去十分普通,而衣物架上的服飾卻件件身價不菲———LV、Burberry、D&G、Prada等,還有不少小眾設計師獨立品牌。
年過五旬的曾師傅即是店老板又是裁縫,他接的貨單,均價都在數千元,甚至還有上萬元乃至十幾萬元的衣物。無論是小修小補還是“改頭換面”,它們都能變成讓主人稱心如意的樣子。
除了上門顧客外,曾師傅每天還要收送不少快遞單,因為他的名氣可不只在廈門傳播———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客人。這些客源,都是靠口碑積累下來的。
傳統裁縫另辟新路
曾師傅的父母也是裁縫,他從父母手上傳承了這門技藝。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裁縫是個很吃香的行業,當時商場不多,衣服多靠裁布料定做,曾師傅在老家龍海石碼開了家裁縫店,生意不錯。進入九十年代,由于百貨商店、服裝連鎖店的沖擊,曾師傅的店鋪客人漸漸少了。
十幾年前,曾師傅關了老家的店面,到廈門闖蕩。那時候的廈門幾乎沒人會到裁縫店定做衣服了,裁縫店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危機。曾師傅決定不再當“做衣服”的裁縫,而是當起了改衣服的裁縫。
曾師傅在廈門的第一家店鋪開在思明南路,距離廈門中心商業區步行也就數分鐘的距離。技藝好加上肯動腦,很快他就積累了一批忠實“粉絲”。
經濟發展增速,廈門走出國門的人越來越多。曾師傅的顧客帶來修改的衣服,漸漸變成了價值不菲的國際大牌。這些顧客的大牌衣物,很多是在國外打折季時血拼的戰利品,斷碼、歐美碼數偏大造成不合身,顧客們就拿來讓曾師傅改。
精湛技藝頻獲夸贊
記者問哪種衣服最難改時,曾師傅說,雙面呢及皮草料子的衣服最難下手,“因為它們都需要手工縫合,十厘米一段的皮草,縫合就要將近一個小時”。幾十年的經驗讓曾師傅動手時以目為尺,而常看時裝雜志的積累,也讓他對時下流行動態有了自己的認識。“改衣服,找曾師傅沒錯。”客人拿到衣服后連聲夸贊。
那么,改一件衣服要多少錢呢?曾師傅表示,視復雜程度,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所以說不接普通衣物單,來這改不劃算。”話畢,曾師傅掏出手機,收了一條遠方顧客發來的微信,“老客戶了,他們只要把衣服寄過來,我就能改得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