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尉犁9月19日電(記者孫亭文)19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紡織之光“促進新疆紡織產業綠色制造關鍵技術”重點科技成果現場推廣活動在新疆尉犁縣舉行,來自行業組織、科研機構、染化料企業、下游采購商、第三方技術機構、國際主要采購品牌等180余人參會。
尉犁縣位于新疆中部,地處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東北緣,有近100萬畝棉花種植面積,該縣被國家命名為“優質商品棉基地縣”。
近年來,因政策優勢、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等因素,新疆的紡織類工業投資規模繼續擴大,但隨之而來的是面臨如何可持續發展的風險與挑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副會長孫瑞哲致辭時稱,新疆作為棉花產區,棉花資源占全國產量60%以上,已初步形成以棉紡和粘膠纖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具有棉花資源、土地、能源和各地產業援疆等優勢,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具有較好基礎,紡織服裝產業已成為帶動新疆就業的重點支柱產業。
他認為,優惠政策以及生產要素的較低成本是企業初步立足的基礎,而一個和諧的產業生態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因此,打造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以及發達的產品市場就顯得尤為迫切,紡紗、織造、染整、服裝等環節的企業在新疆建立和諧的市場關系,共同維護良性循環的新疆市場生態環境,將帶動新疆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他還說,有效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是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重要工作,在轉移過程中面臨許多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肯定不可行,需要謀求一條負責任制造、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受國家和新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激勵,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持續發力,紡織類工業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新疆紡織類工業投資164.55億元,同比增長1.3倍。其中紡織業投資131.29億元,增長1.6倍;紡織服裝、服飾業投資25.95億元,增長1.6倍。
在現場,來自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天津大學、中原工學院、天津工業大學、西安工程大學、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唐山三友集團興達化纖有限公司以及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名專家學者分別就“高效節能棉紡精梳關鍵技術”、“純棉超細高密彈力色織面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棉纖維性能快速測試技術”等話題進行交流。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表示,在紡織行業新的發展時期下,新疆這片西部熱土承接著東中部紡織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新的發展形勢對于紡織行業提出新的要求,這也正是本次紡織之光“促進新疆紡織產業綠色制造關鍵技術”重點科技成果推廣活動舉辦的初衷,從技術創新上助力新疆紡織產業實現“綠色制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