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可以歸納為基于資源稟賦優勢的制造業升級。總結而言,紡織業的資源稟賦差異主要體現在基于勞動力、產業導向、外貿政策與稅賦差異的全球化產業轉移,及客戶/供應商關系資源催生的上下游整合與合作研發契機。自低端加工向高附加值業態轉型升級則可在紡織企業承接訂單的品牌更迭及產品高端化中得以呈現。
紡織板塊制造業升級:“優勝”與“劣汰”并存。一方面,產能過剩和成本壓力對經營不善的中小型紡企造成擠壓;另一方面,行業內部的整合趨勢及品牌對供應商的優中選優傾向對行業龍頭形成利好。我們以申洲國際為例分析該板塊的產業升級。公司是中國以市值、收入及出口額計最大的針織服裝生產企業,也是Nike、Adidas、UNIQLO及PUMA的核心供應商。
升級傾向:公司與眾多優秀全球品牌商共同合作成長,其間由專供日本品牌向全球客戶群轉移,隨后逐步舍棄低端客戶,向核心客戶傾斜資源;伴隨產品不斷優化,單價提升有力拉動業績增長;此外產品品類也隨客戶拓展而愈發多元化。
競爭優勢:可靠的執行力令申洲國際的海外產能擴張有效的捕獲了越南、柬埔寨地區的比較優勢;國際優質客戶為申洲國際提供了卓越的訂單可見度及增長確定性;縱向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和持續的研發投入帶來了產品開發層面的優勢,為其貢獻了領先的盈利能力及出眾的快反訂單承接能力。
未來空間:目前成衣代工板塊仍然比較分散。一方面申洲國際可通過并購及投資突破成衣端產能瓶頸,在中國大陸及海外分別構建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在環保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產能分散的大型紡織企業可做產能騰挪,從而在不犧牲當期產出的前提下完成利在長遠的環保改造。
盈利預測與估值
建議關注紡織產業鏈上其他優質A股公司:魯泰。
風險
訂單增速回落,海外產能爬坡進展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