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健康睡眠市場快速擴張,曾有業內人員保守估計,其規模已超600億美元,而中國的健康睡眠市場也已直逼500億的規模。據2015年《中國睡眠質量報告》調查,近38%的中國人被睡眠問題所困擾。
于是,睡眠這一領域也成為了“創業圣地”之一。
具有睡眠監測功能的智能手環(華米)、各種評估睡眠質量的App(蝸牛睡眠)、非穿戴式監測產品(兆觀科技)、調節人體睡眠的智能眼鏡(冰寒科技)、改善睡眠的耳機(大易iDoctor睡眠管家)、促眠智能枕(小月智能)……各種智能睡眠產品或服務層出不窮。
今天要介紹的MySleepart算是上述輕量型產品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它想通過模式更重的“智能床”系列產品來切入睡眠市場。創始人高欣告訴36氪,這并非是“一時腦熱”的沖動決定,而是基于核心團隊“醫療護理床及遠程醫療系統”的研發經驗與健康睡眠市場成為藍海的自然轉型。
用“傳感器+智能電動床”自動干預,“MySleepart”想延長你的深度睡眠時間
MySleepart智能床的基本原理是電動床上加傳感器,獲取人在心率、呼吸頻率、翻身、鼾聲等方面的體征數據以及臥室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環境數據,存儲到云端,通過后臺的人工智能算法即時分析用戶的睡眠狀態與睡眠質量,后臺能基于這些數據對床進行自動干預,以延長用戶的深度睡眠時間。
基于過去一年的研發和產品化經驗,MySleepart現已將智能床單一產品拆分成功能性床架、智能床墊、睡眠監測墊、止鼾枕等一個個獨立的產品板塊,以應對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并通過輕量化多樣化的數據來源充實云端數據,不斷優化MySleepart數據云的算法與輸出。
高欣透露,這些算法由核心技術團隊和南方醫院睡眠中心、北醫三院、北大附屬醫院的專家合作研發,但他也表示目前同賽道玩家競爭的核心要素并非是算法,而是產品體系搭建和數據接入的能力。據悉,公司還在與合作伙伴一起研發智能語音控制系統,以期實現更人性化的交互。
供應鏈端,MySleepart有自己的合作廠商,能實現每月30臺套的出貨量。
用“傳感器+智能電動床”自動干預,“MySleepart”想延長你的深度睡眠時間
由于成本的限制,整床系統難以直接進入C端消費者,因此MySleepart選擇從B端切入健康睡眠市場,拓展渠道后再向C端滲透。高欣表示,產品渠道主要有三:
其一,與傳統家紡廠商合作,借助后者的渠道優勢,將智能睡眠產品售賣給終端用戶。目前,MySleepart已與夢潔家紡達成年需求量500臺的合作意向。
其二,與北京的養老院和山東省大數據智慧養老實驗室合作,通過直銷或租賃的方式將科技睡眠產品導入養老市場,現已賣出10套整床系統。
其三,以租賃的方式將智能床導入智慧酒店。據悉,MySleepart已經與中路集團旗下智慧酒店式公寓達成意向訂單。
高欣還表示,“如果要將渠道下沉抵達更多C端用戶,還需要順勢而為幫助更多B端客戶完成教育市場工作。而且,智能睡眠系統作為智慧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向大眾一定是大勢所趨。”
考慮到睡眠會受到個體所處環境、心理狀態、生理狀況等多方面的影響,并無統一的睡眠解決方案,還需一整套多層次多維度的科技手段來監測睡眠并改善睡眠。因此,未來MySleepart計劃接入更多智能硬件(自主研發或對外合作),實現全方位的監測覆蓋。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高欣是一名連續創業者,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曾任PMP項目管理師,在供應鏈整合和項目管理方面有超過10年的經驗;聯合創始人兼CTO欒勝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專業博士后,主持及參與過多項國家級服務機器人課題。整個團隊總共16人。
目前,公司正在尋求A輪融資,計劃融資2000萬人民幣,用于渠道建設、模具與生產投入,產品研發和擴大團隊;此前,它已獲得200萬天使輪融資以及400萬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