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兆華在日前于上海召開的2017中國亞麻大會上指出,我國是亞麻紡紗織造大國和出口大國,也是亞麻原料進口大國,其中全球70%以上的亞麻原料由中國企業加工。盡管如此,原料進口依存度偏高以及缺乏定價的話語權這種“兩頭在外”的局面,阻礙了我國亞麻企業的發展。楊兆華認為,調整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
數據顯示,亞麻行業整體發展平穩向好。2017年1~7月,全國285家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333.16億元,同比增長2.32%;主營業務累計成本為299.30億元,同比增長2.9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88億元,同比下降4.96%。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累計完成投資58.25億元,同比下降20.14%。
楊兆華認為,目前我國麻紡織行業的發展正面臨著三個新變化。
一是消費需求多元化,消費群體正處在生存消費、生活消費、品質消費以及更高層面的體驗消費等多種形態并存的狀態。
二是融合創新快速化,以智能、綠色、時尚為特征,信息技術、紡織技術、材料技術、環保技術正以平臺化、集聚化、融合化的方式相互交融,行業技術創新速度在加快。
三是智能深度化,以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設計、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等紡織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智能制造正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未來,行業要適應這些新的變化實現戰略轉型,就必須把開拓內需市場占有率作為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從生產加工環節向產品研發、設計、品牌推廣等高附加值的環節延伸,抓住內、外需并進的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機遇,積極開拓國內市場。
楊兆華同時強調,未來行業要向生產服務型和產業鏈結合兩個方面轉變,要努力在科技創新、體制創新上尋求突破,并強化產品開發、深度融合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