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季,又到一年中氣象條件最不利、區域性霾污染天氣頻發時期。四川省環保廳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四川省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情況。截至10月底,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8%,達到年度國考目標的時序要求。但10月中下旬以來,短短兩個星期,四川省發生3次輸入型大氣污染過程,導致PM2.5濃度大幅攀升,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初步顯現。
大氣治理重點工程完成近九成
四川省環保廳大氣處處長劉曉蕾介紹,今年以來,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年初安排大氣治理重點工程4288項,9月又增補VOC治理項目912項,合計5200項,是往年的4-5倍;截至10月底,完成4600項,完成率達88.5%。
整治燃煤鍋爐9279臺,完成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20臺855萬千瓦;在所有化工園區推行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加大餐飲、汽車維修等面源VOC整治力度;加強鋼鐵冶煉行業無組織廢氣治理,開展港口粉塵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淘汰老舊機動車6.63萬輛,新建港口岸電系統126套;普通柴油標準從國Ⅲ升級到國Ⅳ,11月1日又升級到國Ⅴ;提升重污染天氣預測預警水平,完善應急響應機制;通過聯動管控企業、工地等污染源,完成江蘇發展大會等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任務。
“4-6月四川省遭遇2013年以來最重的臭氧污染,因此,優良天數比例略有下降。”劉曉蕾表示,四川省做了針對性的部署安排,四川省長吳政隆專門作出批示,四川省政府召開全省水和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推進會,環保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確保完成年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通知》,組織13個設區市制定改善空氣質量的強化方案,把年度3537項VOC整治工程提前至8月底基本完成,并增補VOC治理項目912項,把各項防控措施扎實落地。
將推3天空氣質量區域預報
據專家預測,今年的氣象條件易形成靜穩天氣,同時,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往年增強,可能導致秋冬季的氣溫較高、濕度較大,加速PM2.5等污染物的生成。
四川省環保廳大氣處副處長張祥志介紹,若預測未來可能有重污染過程,但尚未達到預警啟動條件時,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將提前24-48小時以環境空氣質量快報形式,發布污染預測快報,提請有關城市及時采取措施減輕污染危害,削減污染峰值,同時密切關注污染形勢變化,一旦預測重污染即將發生,立即提前發送啟動預警建議。力爭明年初,開展未來3天空氣質量區域預報和10天趨勢預報。
打好藍天保衛戰,確保實現年度國考目標,四川省將狠抓空氣質量應急管控和大氣治理重點工程,力爭提前實現大型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和燃煤小鍋爐整治“兩個全覆蓋”,鋼鐵燒結機脫硫煙氣旁路全部拆除,化工園區全部建成泄漏檢測與修復系統,做到“早完成、早見效”。對列入年度計劃和強化方案的企業,逾期仍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依法停產整治。
四川省還將狠抓城市污染綜合防治,加強工業點源深度治理,11-12月所有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平均每臺窯停窯20天。
交叉互查加強環境監管
今年9月至明年2月,四川省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督查行動,組織各設區市開展交叉互查,異地檢查各地年度計劃和強化方案的落實情況、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等,并對工業企業實施全天候、不間斷地執法檢查,形成高壓態勢,促進企業主動治污,全面達標排放。11月9日起,四川省環保廳廳長陳蒙蒙帶隊赴徐州等地開展一線督查。
四川省環監局副局長楊新芝介紹,此次專項行動時間跨度長,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行動全程交叉互查,打破地域限制,各地輪換執法檢查。每月對各督查組檢查企業、發現環境問題、提出處理建議情況進行統計評估,通報各市得分排名。對通報的前期各輪次環境問題,四川省環保廳將組織督查組進行后督察。
10月,互查行動共出動檢查人員1966人次,對312家企業開展交叉互查,發現161家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環境問題,其中涉及大氣污染問題148家。“對交叉互查中發現的環境問題,我們將通報各設區市政府,督促當地嚴肅查處,舉一反三,盡快整改到位;被檢查市要依法嚴肅處理,督促企業整改到位,并將查處、整改情況報送我廳,逐一銷號?!睏钚轮フf。
一旦發生重污染天氣預警,省環保廳將管控企業停產、限產,對污染嚴重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除工業點源外,11月還要重點對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堆場碼頭等揚塵控制措施進行檢查,對問題突出的地區,將成立督查組實施駐點督查。對環境違法問題集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整體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地區,四川省環保廳將視情況掛牌督辦或公開約談,并采取區域限批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