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淘寶對平臺商品質量的管控力度的不斷加強,一些商品不合規的賣家無力應對,在年底跑路了。
從11月初開始,廣州沙河多家金冠淘寶店陸續跑路,涉及“七格格女衣坊”、“拉卡小妞”、“摩登年代”、“e+潮流”、“麻辣小黑粉”等。這些店鋪卷走的供貨商欠款最低的也有200萬元,其中“麻辣小黑粉”的債權涉案金額超過了1000萬。
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市場是這些金冠淘寶店賴以起家的大本營,以銷售價格低廉、仿版爆款的中低檔服裝為主,是廣州第二大服裝批發商圈,供養了許多日銷過萬的金冠淘寶店。但最近,由于淘寶加大對低劣產品抽檢和懲罰的力度,不少沙河淘寶店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最終選擇了跑路。
在淘寶興起初期,上新快、價格低的沙河淘寶店,對于在三四線城市播種互聯網基因、推動地方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產品品質的重視,沙河淘寶店的低價仿品成了淘寶對整個平臺做升級的阻礙。
為解決平臺商品的質量問題、提升消費者體驗,淘寶正在加大打擊假貨的力度。今年雙十一之前,對抽檢方式和懲罰力度的調整,是導致沙河淘寶店集體跑路的直接原因。
9月29日,淘寶表示將針對部分賣家出售低劣商品的行為加大管控力度,對《淘寶規則》中“描述不符”的相關規則進行調整。這個在10月10日正式生效的政策,將規則第六十二條中的“描述不符”更名為“描述不當”,“描述不當”具體指“買家收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務,或經淘寶官方抽檢、排查到的商品或服務存在與賣家描述不相符,或賣家未對商品瑕疵等信息進行披露等情形,妨害買家權益的行為。”同時,對“描述不當”行為處罰措施的調整也比過去嚴格。調整后的抽檢和處罰對象從對應的商品變成了店鋪,商家若有描述不當的行為出現,全店范圍第一個商品下架,第二個商品開始扣分,最高可扣到48分關店。
這一管控政策不僅讓沙河淘寶店面臨扣分、關店的危機,更暴露了后者在資金循環手段、經營模式不健康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在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上,大多數沙河淘寶金冠店都很難承受淘寶新政策的抽檢。背靠廣州沙河服裝批發市場,這些店鋪一般有數百甚至上千款服裝同時上架,根據派代網援引沙河老板的說法,因為沙河的退換貨率過高,基本大店的款都會有幾十個被抽檢,很容易盤查至扣分關店。同時,申訴規則要求整個店鋪全面質檢,每款產品要支付約600元申訴費,“同時要求幾百個款做全面質檢,那就要花幾十萬,而且等你做好了,申訴期早就過了。”沙河老板說。
此外,頻繁上新、“搶款”的備貨模式,造成的沙河淘寶店資金鏈吃緊,也進一步降低了其風險承受力。由于沙河淘寶店普遍采取延長供應商回款期的方式轉移資金壓力,當平臺管控力度加大時,面臨關店危機的店鋪很可能出現壓貨、資金鏈斷裂、供應商追款等連鎖后果。因此,不少店主選擇了跑路。
模式落后、創新不足的沙河淘寶店要想生存就必須做出改變。
在電商消費中,“人們對品質消費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對于生產制造的能力不斷提升,社會對知識產權的意識越來越強,原來的一些弊端就會出現。”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曹磊認為,沙河淘寶店只有升級產品設計與生產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塑造品牌價值才能在未來獲得經濟效益。
據報道,沙河當地也意識到了自身模式的弊端,正在嘗試產業升級。從去年底開始,一些出貨量大的沙河供貨商開始積極申請質檢報告、規范合同以促進交易正規化,此外,一些試圖優化沙河地區商業生態的官方協會也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