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關檢聯合查獲全國單票數量最大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案
1415.5噸進口洋垃圾入境被查
該批貨物以鋅礦為名申報,實為“冶煉渣”,屬于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對環境危害大
近日,經專業機構鑒定確認,廈門海關與廈門檢驗檢疫局日前聯合查獲的51個貨柜“鋅礦”為禁止進口類固體廢物,這也是自今年3月1日以來,海關總署、環保部、公安部、質檢總局聯合開展強化監管嚴厲打擊洋垃圾專項行動以來,全國查獲單票數量最大的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案。
8月10日,廈門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向廈門海關申報進口一批鋅礦,共計51個20尺集裝箱,總重1415.5噸。廈門海關聯合檢驗檢疫部門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為褐紅色泥狀物,含水率偏高,與鋅礦正常形態差異較大。現場查驗人員立即對該批貨物進行封存,并將相關樣品送專業機構進行固廢屬性鑒定。經鑒定,該批貨物實為“含鋅物料經濕法冶煉過程產生的冶煉渣”,屬于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
據廈門海關人士介紹,上述冶煉渣雖然還有部分回收利用價值,但其中含有有毒元素,若被投入生產,冶煉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污染物經排氣筒排放,將會污染周邊區域的水、土壤和居民生活環境,后期廢物無害化處置成本也較大。為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國家已全面禁止此類利用價值低、環境危害大的固體廢物入境。
據統計,自今年2月24日海關總署開展專項整治洋垃圾“藍天”行動以來,廈門海關共依法查獲固體廢物走私案件1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近40名,銷毀舊服裝349噸。
【背景】
打擊進口洋垃圾
專項行動
為有效防范禁止進口固體廢物非法入境,廈門海關聯合檢驗檢疫、環保等部門開展打擊進口洋垃圾專項行動,對轄區運營的裝卸、倉儲、查驗進口固廢場所開展專項檢查,嚴格報檢審查和現場查驗,加強現場查驗設備設施配置,開展收貨人日常監管風險巡查,建立口岸監管加屬地后續監管閉環監管機制。廈門海關主要負責人表示,將全面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堵住“洋垃圾”等各類有害物質流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