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主辦、沭陽開發區承辦的2017年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第六屆第三次理事會暨智能制造·轉型發展研討會,12月中旬在沭陽舉辦,為沭陽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會診把脈明確方向。
當天,沭陽經開區與浙江長興璐美納公司、福建達麗集團、江蘇品智紡織有限公司、沭陽安正信有限公司和沭陽盛亞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分別達成投資協議,簽約總金額20億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與沭陽經開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廣東南海鹽步內衣行業協會、福建晉江內衣商會與沭陽經開區分別簽訂產業轉移合作協議,持續深化與行業協會的合作,為沭陽紡織產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宿遷市有關領導指出,紡織服裝產業是宿遷市四大特色產業之一,近三年紡織服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速達10%,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736.6億元,位居各行業之首,并形成了規模化的生產能力和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下一步,宿遷市將分發揮高層次人才集聚優勢,帶動全市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希望沭陽縣搶抓發展機遇,超前謀劃,找準定位,招引一批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處于行業前沿的優質企業,全力打造產業高地。”他表示。
近年來,沭陽縣堅實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加力生態工業這個“發展引擎”,聚力提升全縣紡織產業發展規模和質態,紡織產業特色突出、亮點紛呈,基礎配套齊全,人才、技術、產業優勢明顯。全縣紡織類企業達到3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今年1—11月份,紡織產業實現工業銷售收入72.46億元,總量位居蘇北前列。依托包覆紗、家紡和智能針織三大板塊,全縣已逐步形成涵蓋“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了由“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加快轉變的良好開端,沭陽經開區相繼獲得“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全國紡織產業示范園區”“中國智能針織產業創獎”等榮譽稱號。
會上,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授予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全國針織行業示范園區”稱號。作為全國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該產業園的建設不僅為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集聚、產業集群提供載體支撐,更為產業質態提升、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條件。
在沭陽“智能制造轉型發展”主題環節中,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從日益凸顯的交通區位、功能配套的載體平臺、日趨完善的產業鏈條、豐富的環保容量、土地指標、管道天然氣等資源、細致的政府服務等方面向與會來賓介紹沭陽投資環境,同時表示歡迎各界人士來沭參觀考察、投資興業。
沭陽縣委書記、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卞建軍表示,瞄準“未來針織看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沭陽積極打造紡織業智能制造、轉型發展的載體平臺,已集聚一批創新型、智能型好項目。“未來,我們將力爭利用5—10年時間,將其建設成百億級針織品生產基地,努力形成‘南有諸暨、北有遼源、中有沭陽’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