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月份即將結束,滬深紡織服裝上市公司2016年報披露進入尾聲,據監測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4月25日晚間,34家滬深兩市服裝家紡上市公司2016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906.87億元,合計產生營業成本808.06億元,合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人的凈利潤90.6億元。
記者此間在采訪中了解到,業內人士認為,在綜合經營成本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服裝上市公司之間面臨的業績差距也在加大,這也表明,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在上市公司群體中,80%的利潤正在向20%的少數企業集中的趨勢也日趨明顯。而服裝全行業宏觀向好、微觀困難,全局樂觀、局部不平衡的局面將更趨明顯,以上市公司為例,只有優勢企業才能保證利潤得到較快的增長,其產能的擴張才是有效擴張,因而,也將進一步促使行業內的資源和市場份額向這些優勢企業集中。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伴隨著大的宏觀環境的改變,國內居民服裝需求增長前景不確定性也在日益增高。申萬宏源分析師李慧勇也談到,隨著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2016年品質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消費需求正在向高層次、高質量、個性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目前,必需品消費占比不斷下降,奢侈品消費占比逐漸上升,而中國城鎮居民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居住等消費品等傳統消費占比下降。
此外,在我國居民收入階層中,中產階級人數迅速增長。中產階級為家庭年收入在6-22.9萬元間,于2000年占我國城市家庭的4%,到2012年該比例增至68%。截至2015年,我國中產階級絕對人口達1.09億人,雄踞世界第一,占全國成年人比例11.3%。預計2020年,中國中產階級人口超過4.7億。中產階級作為消費新金礦,開始崛起。這部分群體消費結構中一般消費品(食品、衣著、家電設備及用品)占消費支出比例下降,奢侈品占比增加,耐用品基本趨于穩定,變動較小。
李慧勇認為,中產階級的家庭消費中,較少的比例用于滿足生存消費需求,而更多的消費支出用于提高生活品質上,而家庭耐用品消費支出占比恒定說明,中產階級大多都達到了現代生活的基礎水平。中等收入消費群體更多有略微奢侈抑或高消費傾向,注重感官和物質享受的消費偏好,追求更舒適、享受和高效率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