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末,全州紡織服裝產業重點建設項目32個(新建16個,續建16個),已建成投產項目18個,形成55萬錠紡紗、7500噸捻線、120萬件服裝、1萬床絨被、109萬平米機織地毯的生產規模,累計新增就業8000余人,12家紡織服裝規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億元,同比增長100.1%,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12.9%,拉動工業經濟增長7.2個百分點。2017年實施重點紡織服裝產業項目29個(新建8個,續建21個),計劃完成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新增就業6000人。
一是高位推動,加大政策投資力度。實行州領導擔任園區指揮長制度,成立項目專班,理順園區管理架構,強化責任擔當、全力以赴統籌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的實施。在全疆率先出臺《博州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優惠政策》(博州政發〔2015〕7號),與自治區形成政策疊加,進一步扶持壯大我州紡織服裝企業發展,2016年,州本級財政兌現1.6億元專項資金扶持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全年爭取自治區紡織服裝產業各類補貼資金1.1億元,為企業健康發展增添了動力。
二是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做大做強專業板塊。我州積極應對經濟新常態,圍繞“一區三園”資源和區位優勢,加大產業鏈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投資強度高、市場效益好、帶動就業強的好項目、大項目,培育我州經濟發展新動力,各縣市、園區先后引入湖北孝棉、楚新農業、斯立達、振德等重點紡紗企業、海鷹、駝露等重點地毯企業、維朗、精河合美等重點服裝家紡企業以及歐亞博、易事利等重點產業用紡織品企業入駐一區三園,全力推進了全州紡織服裝產業規模化、多樣化、特色化發展,2016年全州新增紡織服裝企業18家(內地企業15家,本地企業3家),累計達到64家。
三是優化園區發展環境,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各縣市、園區投入近15億元在紡織服裝項目用地、基礎配套、生產設備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園區道路、供排水、供電、供熱以及部分代建廠房等工程陸續完成,投資環境不斷優化,2016年,紡織服裝產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占全州工業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的43.65%。園區“筑巢引鳳”引導產業聚集發展作用日益突顯。
四是以培訓為抓手,切實保障企業用工需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紡織服裝企業用工緊缺協調會,“訪惠聚”工作組和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站(所)逐戶進行調查摸底富余勞動力情況,為建立勞務供需渠道打好基礎;建立定向培訓、訂單培訓、委托培訓體系,組織全州11家企業共60人赴內地知名企業進行3個月跟班學習,不斷提高企業自我發展能力;積極推進“總部+衛星工廠”模式,以精河北地村地毯加工銷售專業村專業戶工廠、博樂市和聚祥、航派服飾生產加工工廠作為示范引領,形成周邊富余勞動力特別是少數民族婦女“離土不離鄉、離鄉不離村、出家門進廠門”的“總部+衛星工廠”發展模式。2016年,通過定向、訂單、委培以及自主培訓等方式培訓紡織服裝員工4500余人,實現新增就業4000人,切實保障了企業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