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打造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時間:2017年05月19日來源:中國紡織報作者:
紡織工業是河南鄧州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加快紡織工業發展,對于繁榮市場、增加就業、促進增收、擴大出口和實現工業強市目標,意義重大。當前,鄧州紡織服裝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對全市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紡織工業是河南鄧州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加快紡織工業發展,對于繁榮市場、增加就業、促進增收、擴大出口和實現工業強市目標,意義重大。當前,鄧州紡織服裝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對全市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鄧州產業集聚區紡織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區內共有紡織服裝企業(項目)26個,占區內企業總數的32%。紡紗規模65萬紗錠,可年產紗線10萬噸;織機450余臺,可年產坯布、服裝面料約4000萬米;無紡布生產線兩條,年產能達2萬噸;工業縫紉機、針織機、繡花機等制衣設備近5000臺(套),可年產各類服裝、鞋、帽9000萬件。紡織工業年產總規模超過100億元,從業人員8000余人,占據了產業集聚區經濟的半壁江山。
26個企業(項目)中,紡紗織布制衣全產業鏈企業1家,紡紗織布企業1家,紡紗企業6家,織布企業2家,制衣企業9家,制鞋企業(項目)3家,制帽企業1家,箱包及車用紡織用品和裝備企業(項目)3家,已經具備了從棉花種植、加工到紡紗、織布、成衣制造、鞋帽加工等全產業鏈特點。區內紡織工業主導產品已涵蓋棉紗、坯布、針織、服裝、鞋、帽、衛生間紡織品、車用紡織品和家用紡織品等9個重要紡織領域,各類產品的花色品種已達400多個,僅圣新源紡織品公司就貼牌生產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著名品牌6個,各類花色品種、規格型號產品近80個,更好地滿足了不同領域、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在技術裝備上,企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設備更新、技術改造,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引進采用,有效提高了產業集聚區紡織工業的整體裝備技術水平。永泰的5萬錠粗細絡聯生產線、圣新源的繡花和縫合智能化設備、雪陽的“舒膚紡”專利技術、申港的棉花下腳料回收利用生產工藝等,都在各自不同領域處于國內、省內領先地位。在品牌創建上,現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著名品牌”1個、“河南省名牌產品”“河南省著名商標”5個。紡織工業總體實現了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端向高端的過渡和由無牌代工到貼牌生產、品牌創建的跨越。
要素瓶頸制約問題突出
鄧州市紡織工業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結構性矛盾,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嚴重的瓶頸制約,主要表現在產業綜合競爭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等方面。
一方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全行業僅有雪陽的國家級馳名商標1個,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5個,沒有一個中國名牌;多數中小企業是無牌制造、貼牌加工、代工生產,品牌建設相對滯后;設計、研發、制造市場適銷對路新產品、新品種的能力水平不足;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不會運用現代企業制度和方法進行成本分析、經營核算、生產組織和市場預測,導致生產效率較低,制造成本偏高,市場競爭力不強。
另一方面,產品趨同化現象嚴重,上下游產品關聯性不強。棉紡產品80%外銷,織布用紗30%外購,申港紡織、華紡企業的坯布全部為外銷或代工;服裝用原料除雪陽公司自供外,其他企業均為外購。特別是缺乏產業鏈條中串聯上下游最關鍵的染整環節,導致上下游脫節,很難形成產業競爭優勢。
同時,資金、用工、成本等都嚴重制約著產業的發展。融資難、融資貴已成為制約紡織產業發展的首要問題;用工缺口大,流動頻繁,熟手太少,致使企業生產不穩,數量大、交期短的訂單往往不敢接;缺少產成品、原材料及輔料等專業市場,網絡、電商平臺起步晚、不完善,專業物流體系欠發達,企業物流配送效率較低、成本較高。
多舉措破解發展難題
隨著“去產能、去庫存”政策效果的顯現和歷經近5年的低谷運行,國內紡織工業將迎來又一輪復蘇、發展新周期。鄧州紡織工業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應以構建現代紡織產業體系為主線,依托內需消費,拓展國際市場,改造提升棉紡織產業,啟動發展化纖、混紡產業,突出發展服裝服飾、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市場體系完善、區域空間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化紡、混紡要“啟動發展”,爭取年產能達到8萬噸左右;印染產業要“借力發展”,加強與南陽、襄陽、荊州等近域印染企業協商實施互惠互利合作方式,補齊產業鏈條“斷檔”環節;服裝服飾產業要“延鏈擴規”,在重點擴大服裝產能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家紡、產業用紡織品。
要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實行資金、技術、人才、資源、服務等政策扶持,重點支持永泰、雪陽、圣新源、申港等骨干企業,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促其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要提升創建質量品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引導、鼓勵、扶持紡織企業開發新產品,提升高品質,創建新品牌;改變無牌、貼牌為主的狀況,做到“貼創結合、先貼后創、邊貼邊創”,爭取3-5年內創建1個以上國家級名牌產品、10個以上的省級名牌產品。
要破解資源要素瓶頸。一方面,增加擔保機構擔保資金、過橋資金池資本金規模,降低擔保條件和門檻,提高擔保資金放大倍數,加強風險管控;另一方面,通過盤活存量資產,開發建設閑置土地來整合利用產業資源,通過搞好技術引進和服務,為企業培養輸送高技能的產業人才。
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鄧州產業集聚區紡織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區內共有紡織服裝企業(項目)26個,占區內企業總數的32%。紡紗規模65萬紗錠,可年產紗線10萬噸;織機450余臺,可年產坯布、服裝面料約4000萬米;無紡布生產線兩條,年產能達2萬噸;工業縫紉機、針織機、繡花機等制衣設備近5000臺(套),可年產各類服裝、鞋、帽9000萬件。紡織工業年產總規模超過100億元,從業人員8000余人,占據了產業集聚區經濟的半壁江山。
26個企業(項目)中,紡紗織布制衣全產業鏈企業1家,紡紗織布企業1家,紡紗企業6家,織布企業2家,制衣企業9家,制鞋企業(項目)3家,制帽企業1家,箱包及車用紡織用品和裝備企業(項目)3家,已經具備了從棉花種植、加工到紡紗、織布、成衣制造、鞋帽加工等全產業鏈特點。區內紡織工業主導產品已涵蓋棉紗、坯布、針織、服裝、鞋、帽、衛生間紡織品、車用紡織品和家用紡織品等9個重要紡織領域,各類產品的花色品種已達400多個,僅圣新源紡織品公司就貼牌生產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著名品牌6個,各類花色品種、規格型號產品近80個,更好地滿足了不同領域、不同消費群體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在技術裝備上,企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設備更新、技術改造,以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引進采用,有效提高了產業集聚區紡織工業的整體裝備技術水平。永泰的5萬錠粗細絡聯生產線、圣新源的繡花和縫合智能化設備、雪陽的“舒膚紡”專利技術、申港的棉花下腳料回收利用生產工藝等,都在各自不同領域處于國內、省內領先地位。在品牌創建上,現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著名品牌”1個、“河南省名牌產品”“河南省著名商標”5個。紡織工業總體實現了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端向高端的過渡和由無牌代工到貼牌生產、品牌創建的跨越。
要素瓶頸制約問題突出
鄧州市紡織工業在發展過程中,也積累了結構性矛盾,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嚴重的瓶頸制約,主要表現在產業綜合競爭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等方面。
一方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全行業僅有雪陽的國家級馳名商標1個,省級名牌產品、著名商標5個,沒有一個中國名牌;多數中小企業是無牌制造、貼牌加工、代工生產,品牌建設相對滯后;設計、研發、制造市場適銷對路新產品、新品種的能力水平不足;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不會運用現代企業制度和方法進行成本分析、經營核算、生產組織和市場預測,導致生產效率較低,制造成本偏高,市場競爭力不強。
另一方面,產品趨同化現象嚴重,上下游產品關聯性不強。棉紡產品80%外銷,織布用紗30%外購,申港紡織、華紡企業的坯布全部為外銷或代工;服裝用原料除雪陽公司自供外,其他企業均為外購。特別是缺乏產業鏈條中串聯上下游最關鍵的染整環節,導致上下游脫節,很難形成產業競爭優勢。
同時,資金、用工、成本等都嚴重制約著產業的發展。融資難、融資貴已成為制約紡織產業發展的首要問題;用工缺口大,流動頻繁,熟手太少,致使企業生產不穩,數量大、交期短的訂單往往不敢接;缺少產成品、原材料及輔料等專業市場,網絡、電商平臺起步晚、不完善,專業物流體系欠發達,企業物流配送效率較低、成本較高。
多舉措破解發展難題
隨著“去產能、去庫存”政策效果的顯現和歷經近5年的低谷運行,國內紡織工業將迎來又一輪復蘇、發展新周期。鄧州紡織工業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應以構建現代紡織產業體系為主線,依托內需消費,拓展國際市場,改造提升棉紡織產業,啟動發展化纖、混紡產業,突出發展服裝服飾、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市場體系完善、區域空間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化紡、混紡要“啟動發展”,爭取年產能達到8萬噸左右;印染產業要“借力發展”,加強與南陽、襄陽、荊州等近域印染企業協商實施互惠互利合作方式,補齊產業鏈條“斷檔”環節;服裝服飾產業要“延鏈擴規”,在重點擴大服裝產能的基礎上,著力發展家紡、產業用紡織品。
要培育壯大龍頭骨干企業。實行資金、技術、人才、資源、服務等政策扶持,重點支持永泰、雪陽、圣新源、申港等骨干企業,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促其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要提升創建質量品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引導、鼓勵、扶持紡織企業開發新產品,提升高品質,創建新品牌;改變無牌、貼牌為主的狀況,做到“貼創結合、先貼后創、邊貼邊創”,爭取3-5年內創建1個以上國家級名牌產品、10個以上的省級名牌產品。
要破解資源要素瓶頸。一方面,增加擔保機構擔保資金、過橋資金池資本金規模,降低擔保條件和門檻,提高擔保資金放大倍數,加強風險管控;另一方面,通過盤活存量資產,開發建設閑置土地來整合利用產業資源,通過搞好技術引進和服務,為企業培養輸送高技能的產業人才。
標簽:紡織服裝產業
相關閱讀
- 知名女性內衣品牌速塑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2025.08.07
- 中國復合材料創新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點燃中國復材企業發展引擎2025.06.06
- 這個雙11,乘上抖音的風2024.11.04
- 時尚飾界,云選未來!鉆匯云選品中心璀璨登場2024.10.30
- 從中國黃河之濱到世界時尚之都:鄂爾多斯市羊絨在巴黎和米蘭大放異彩2024.10.14
- 跨越速運聚智聚力打通中國制造“企業強人”之路2024.10.08
- 傳承與變革的交響 ZIFEI WANG·王紫菲以“無盡的河流”登陸倫敦時裝周2024.09.23
- 科技重塑鞋履未來:Volumental副總裁從工程師到行業專家的轉型之旅見證鞋履零售解決方案變革2024.08.07
版權說明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 知名女性內衣品牌速塑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
- 中國復合材料創新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點燃中國復材企業發展引擎
- 這個雙11,乘上抖音的風
- 時尚飾界,云選未來!鉆匯云選品中心璀璨登場
- 從中國黃河之濱到世界時尚之都:鄂爾多斯市羊絨在巴黎和米蘭大放異彩
- 跨越速運聚智聚力打通中國制造“企業強人”之路
- 傳承與變革的交響 ZIFEI WANG·王紫菲以“無盡的河流”登陸倫敦時裝周
- 科技重塑鞋履未來:Volumental副總裁從工程師到行業專家的轉型之旅見證鞋履零售解決方案變革
- 科技賦能服裝行業 店+AI訂貨入選《中國服裝數字化轉型供應商選型目錄》
- 勁霸男裝意大利上演雙城記,兩展齊開盡呈勁式東方美學——勁霸茄克連續五年七次登陸米蘭時裝周官方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