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服飾零售業不斷受到新興國際品牌和快時尚品牌的沖擊,導致休閑服飾市場的沒落,高庫存、關店潮、跑路轉型等等一系列行業難題浮出水面。盡管服飾零售商們向創新驅動、行業結構不斷的優化升級,卻未能長久治愈因商業傳統模式陳舊而帶來的頑疾。
因此,在服裝行業持續下行的情勢下,無論是持續布局還是深度發展,都是形勢所迫,頗多無奈,而多數企業更是如履薄冰,怕決策失誤面臨的可能就是全盤皆輸的結局。
那么,服飾零售業將如何脫身?
為什么北歐文化品牌的KM在此環境下能夠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與市場的認可?
KM在進入市場之前就這一發展形勢制定了相應的對策:為消費者提供超預期的價值;超預期的產品+超預期的低價。KM擁有強大的產品團隊,匯聚全球設計師和買手,為熱愛時尚的年輕男性消費者提供平價又時尚的全品類穿搭產品。為了能實時跟進市場變化,抓穩消費者的需求,KM采取大數據應用策略,設立大數據處理中心。產品團隊根據中心提供的數據跟蹤每一個零售網點的銷售情況,根據市場反饋快速調整產品的樣式,生產受歡迎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一種從“產品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站在顧客的立場考慮問題,以顧客為導向,提供顧客想要的產品。
所以KM正是因為針對成長中的時尚分子,都市里消費力崛起的年輕人,以北歐設計感,推出能輕松消費得起的設計款,贏得了消費者的心。
當然,在這樣一個新的市場環境下,進入深度洗牌期時,傳統的競爭方式再也不合時宜,只有詳細精準的數據分析才能讓企業回歸營銷本質。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和審美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服飾的重視度明顯提升,未來服飾零售業將進入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成為常態。
那么,服飾零售業如何引領服裝界的新未來?
全球最大的兩家運動裝備制造商耐克和阿迪達斯都在曼哈頓商業區開辦大型多層門店,提供更為浸入式的零售體驗,實現百貨商場和體育用品專賣店無法比擬的品牌推廣效果。這些門店里有定制運動服和運動鞋,運動咨詢以及同城當日配送等特色服務。
而耐克在移動整合營銷方面投入重金。消費者可以用專門的手機應用程序上預約一對一的服務。在店鋪內有超大電子屏幕,顧客能了解到新產品發布的時間以及店內活動的相關信息。消費者定制的商品還能迅速地配送到家或賓館。連試衣間都十分華麗:自適應燈讓消費者看到身著裝備在瑜伽房或夜跑時的狀態。
奧尼爾則表示,耐克會繼續在大城市展開大型零售體驗店的試驗,不過,方式會和蘇活店所采用的有所不同。“我們想讓這些運動在這個市場中有良好的受眾基礎,”奧尼爾說。“在紐約選擇籃球等于我們理解這座城市。”這里熱愛跑步的人也有很多。“蘇活店內的運動鞋展示墻是全世界所有零售店中最大的一個,”奧尼爾說。“這體現了紐約人十分看重運動鞋代表的文化和風格。”
雖然服飾零售行業的變革仍會繼續,但這也是服飾品牌乃至所有零售業都要抓住的機會點。服飾本身就是時尚、藝術、美學的集合體,未來,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時尚、更加有風格的服飾設計,所以要好好把握住生活體驗化、社交化和服務化的新趨勢。
因此,服飾零售業不僅注意研究市場、研究潮流和發展趨勢,研究品牌和品牌效率,還要研究消費者,做好更滿意的服務。一般在做市場調查的時候,也是以這個市場的占有率為主,這個市場對手如何,但是市場消費者需求什么,調研人員很少能很實在地說出,這需要商家從供應鏈方面著手,向產品上游延伸將會是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