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據日前發表題為《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 基礎活力明顯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之三》的文章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不利影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圍繞著“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務,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特別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加快培育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新產業新動能,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發展基礎活力明顯增強,呈現出農業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面貌改善的良好局面,為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濟作物方面,結構持續調整,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以棉花為例,2016年,受庫存積壓較多、需求下降和價格總體走低的影響,棉花產量下降較多,總產為530萬噸,比2012年減少154萬噸,下降22.5%。其中新疆棉花產量為359萬噸,占全國棉花產量的比重為67.8%,比2012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主要經濟作物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向優勢產區聚集的趨勢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