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所在地,紡織業一直是山東省濱州市的支柱產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產業鏈。今年以來,受國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濱州紡織業運行總體平穩,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但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數據顯示,1-5月,山東省濱州市規模以上紡織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64%,較一季度下降1.68個百分點;實現各類紗產品產量54.1萬噸,同比下降2.3%。
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企業發展亮點紛呈
雖然濱州紡織工業生產有所延緩,但是部分紡織企業尤其是大企業開始逐漸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邁進,一批符合消費升級要求、高技術要求、高加工度的傳統產品成為拉動紡織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魏橋創業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一直在產品領域保持世界先進水平。該企業針對差異化紡紗進行了多項技改和生產線改造,還投資了高彈牛仔布生產線,滿足了新型紡紗、差異化和功能化產品的生產需要。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新型紡紗、差異化和功能性纖維混紡品種大大增加,導濕排汗、吸濕速干、抑菌等功能性面料得到全面開發。家紡主要圍繞面料和款式進行了創新,服裝主要針對春款、夏款、五一運動款、各款專業運動服及秋冬休閑運動類產品進行了設計制作。
傳統紡織企業“老樹長新芽”,實現智能化發展。愉悅家紡有限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力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補齊印染行業短板,促進毛紡織、家紡服裝產品高端化。成立床品、芯被、窗簾、靠墊、嬰童用品、戶外用品、非洲產品和智能家裝八大研發室,提高設計研發精度和市場反應速度,形成了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中高端產品為特征的產品結構。前不久,愉悅家紡首次研制出高精度圓網印花新技術,把圓網印花精度從0.40毫米提高到0.18毫米,將印花圓網的強度提高了30%,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同時,運用這一成果建成國際上第一條高精度圓網印花生產線,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加強。
節能環保高效生態發展。濱州龍?;w擁有全世界唯一用廢舊塑料瓶回收、瓶片加工、再生滌綸纖維生產、再生滌綸紡織品織造等完整產業鏈,一年可回收利用廢舊塑料瓶10萬噸,相當于處理一個3000萬人城市的垃圾廢瓶量,可節約石油15萬噸,節能折合標準煤21萬噸。
配額收緊成本增加
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棉花配額收緊導致紡織企業生產成本增加。2017年我國進一步收緊棉花進口配額,導致紡織企業使用國內棉規模增大,原材料成本升高,壓縮利潤空間。據魏橋紡織反映,2017年該企業全年進口棉花配額僅為1.97萬噸,同比下降68.17%,僅能滿足企業5%的生產需求。據統計,4月份以來,國內棉價上漲233元/噸,漲幅0.19%,鄭棉期貨主力合約上漲555元/噸,漲幅3.61%。鑒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將進一步增加。
國內外棉紗價格倒掛,轄內企業觀望情緒濃厚。據中國棉花網報道,截至4月末,印度棉紗供應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中國的需求減少90%,印度棉紗價格持續高位,導致原來以進口印度棉紗為原材料的企業改變原材料采購渠道。據企業反映,在去年印度廢鈔事件影響下,由于棉花交易使用現金,影響了新棉上市速度,導致新棉供應量不足,加之印度國內需求量較大和高品質棉紗惜售,棉紗價格上漲約20%,形成了境內外價格倒掛。這使得企業減少了從印度進口棉紗規模,短期內以采購越南、保稅區和國內的21支棉紗為主,繼續關注印度棉紗的價格走勢,形成了較為深厚的觀望情緒。
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客戶對國內紡織品供應商的要求更為苛刻。隨著對環保節能要求的提高,市場上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客戶定購產品批量更小、交貨周期更短、產品價格更低、質量指標更高,這就使得濱州紡織產業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轉型升級的需求更為強烈,但技改成本過高、回報周期較長,都給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許多嚴峻挑戰。(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