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大企業的環保意識都比較強,環保設備比較先進,在環保上的投入也比較大,然而,在椒江卻有這么一家行業龍頭企業,為了節約生產成本,竟然私設暗管,將廢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網內。
近日,這家企業被停產整改,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當事人也將被移送公安行政拘留。
蹊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怎么差那么多
近期,椒江區環保分局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發現了一件蹊蹺事:轄區內的臺州染整總廠近兩年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相差很大,且遠遠少于同行業平均處理量。
那么,這些污水都排哪去了呢?
椒江區環保分局黨組成員、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黃健介紹,這家印染企業創建于1993年,日產各類毛紡織品120噸,居國內紗線染整同行之前茅,在臺州市印染行業屬于龍頭老大行列。
這家企業的生產車間位于洪家街道上洋橋村,污水處理設施位于廠區北面500米的兆橋工業園區內,處理設施東面是永寧河。
“如果企業通過標排口將污水排入污水管網,那么肯定會超過每年的許可排污量;如果企業將印染廢水直排到河道,河水就一定會變紅。經過執法人員長期觀察,初步判斷,這些印染廢水可能繞過標排口,排入污水管網。”黃健說。
為了驗證猜測,6月7日晚,椒江區環保分局聯合市環境檢測站及椒江區政府相關領導兵分兩路,一組直接對該印染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北面的污水管網入口進行排查,一組則進入該廠污水處理站,與其工作人員周旋,不給其“偷天換日”的時間,打他個措手不及。
果不其然,在污水入管網口窨井內,執法人員發現水位較高,且有明顯的熱度,在市站監測人員采集水樣之后,水位急劇下降。而且,當晚廢水標排口的水溫為30攝氏度,而窨井內水溫為35攝氏度,明顯高于標排口。
“根據以上特征,可以斷定,這家企業在入管網窨井處,除了正常入網廢水外,還有一股廢水也排入到窨井內。”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次日,椒江區環保分局再次聯合椒江區五水共治辦、市政、街道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對現場進行進一步勘察,使用挖掘機對現場地下管路情況進行摸排。最終,執法人員發現,在入管網窨井南面圍墻地下,有一根約一米長的管路。
“這條管路的螺絲,是新螺絲,且明顯剛動過手腳,基本斷定,這條管應該就是企業用于偷排廢水的‘元兇’。”執法人員說。
私設暗管,印染企業被停產整改
“這條管路,本來是給職工宿舍的生活污水,單獨納管的。由于企業COD排污權量不夠,為了保障生產,我們將經過初步處理過的厭氧池內廢水,通過閥門控制繞過標排口,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據當事人交代,企業確實曾多次利用這條管道偷排廢水。
企業私設暗管,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廢水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依據此法第七十五條,當天晚上,工作人員便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
目前,這家企業已停產到位,案件也在進一步調查中,當事人將移送公安做行政拘留。
椒江區環保分局工作人員說,對于諸如私設暗管排污之類的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將繼續加強對各排污企業的監管。對于一些屢罰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通過私設暗管偷排廢水污染環境的,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的企業,除經濟處罰外,還會結合媒體曝光、行政處罰(如停產整頓)乃至法律制裁等多種手段,重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