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經過前期3個月的準備,浙江理工大學“一帶一路”大學生紡織援疆團從杭州下沙出發,1名帶隊老師和6名援疆團志愿者,搭乘40余個小時綠皮火車,前往新疆開展為期15天的實踐活動。
今年是浙江理工大學參加援疆團實踐活動的第三年,援疆活動將繼續以“經天緯地援疆業,跋山涉水絲路情”為主題。借助“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東風,大學生援疆團針對新疆優勢產業——棉紡織業,依托浙理工百廿年紡織學科的歷史積淀以及浙江互聯網+棉紡織業的發展盛況,從沿海浙江到祖國邊陲,重走知青進疆路,感受屯墾戍邊的歷史,將浙江棉紡織知識帶到新疆。
烈日下,浙江理工大學啟新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吳芳將援疆旗幟交給此次實踐團隊長于曉輝,并告誡援疆團要腳踏實地,學以致用,將專業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
隨后,實踐團專業顧問、浙江大學經濟學院中歐一帶一路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秘書長張正榮副教授,就實踐團紡織援疆發表看法。他認為,目前新疆服裝產業已步入快車道,成為新疆帶動就業的重點支柱產業。然而,在全國服裝行業市場需求動力減弱、綜合成本上升、內外棉價差較大的環境下,新疆紡織服裝產業還處于技術洼地,制約了新疆紡織產業發展。浙理工學生要沿著一帶一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以紡織援疆為己任,體現新青年永立潮頭的擔當精神。
本期浙理工援疆團將深入新疆阿克蘇、克州、阿拉爾、五家渠、圖木舒克等7個地州,協助當地企業、纖維檢驗局等單位開展調研,同時將結合浙江互聯網+紡織的經驗優勢以及無水印染等先進技術,為相關企業單位授課。“浙江理工大學前身為絲綢工學院,和紡織行業淵源深厚。今年又是我校120周年誕辰,我們將充分發揮學校百廿年紡織學科積淀優勢,努力為新疆棉紡織業的發展帶去干貨。”帶隊老師說。
據悉,共同參與本期一帶一路大學生紡織援疆團的還有東華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12所知名紡織高校,共組建了13個小隊赴新疆20余個地州。
(來源:浙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