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沭陽如何圓他百億針織夢?
時間:2018年02月23日來源:中國紡織報作者:
2月21日,戊戌正月初六,當大多數人仍沉浸在新春假期的休閑時光中時,江蘇沭陽縣委官微即發布消息,為節后企業開工留人鼓與呼。消息同時提到,當日,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卞建軍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調研春節期間企業招工工作。
2月21日,戊戌正月初六,當大多數人仍沉浸在新春假期的休閑時光中時,江蘇沭陽縣委官微即發布消息,為節后企業開工留人鼓與呼。消息同時提到,當日,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卞建軍帶領相關單位負責人調研春節期間企業招工工作。這讓人不禁感嘆,近年來,正是在當地這種積極有為的推動之下,沭陽這個此前并不被業界關注的縣城以針織行業為抓手,逐漸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后起之秀。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紅利
以南通、吳江、江陰等城市為代表的江蘇蘇南地區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一直是我國紡織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但時移世易,近幾年,隨著我國紡織行業產業格局的加速調整,紡織業內部開啟了新一輪產業轉移。
在本輪產業轉移的大潮中,處于蘇北地區的宿遷市成為吸引蘇南、浙江等地紡織企業投資新項目的熱地。而沭陽這個此前并不怎么被業界關注的宿遷下屬的縣城,也開始享受到本輪產業轉移浪潮帶來的“紅利”,以針織行業為抓手,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后起之秀。
“2017年,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總體運營情況非常好,一期14.5萬平方米的廠房和配套用房已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10萬平方米的廠房即將投入使用;園區通過公開招標,分別引入物業管理公司和餐廳運營公司,園區管理井然有序,有效保障了入園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日前,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看著昔日尚處于規劃中的產業園一步步完成項目進駐,逐步由藍圖變成現實,石敬峰感到心里踏實了一些。
經過奮戰,無論是平臺建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推進、園區管理還是企業服務,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都有了長足發展。突破不斷、高潮迭起,在完成初期的招商、引資后,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正在跑步奔向既定的目標。
“跟隨式”轉向“引領式”
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過去40年快速發展的經驗已經證明,引入產業園區是促進地方區域經濟中紡織業快速、高效、集約化發展的有效模式。沭陽縣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同樣采取了這種模式。
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蘇北地區唯一一家落戶縣級城市的國家級開發區,各類發展要素優勢明顯。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作為其“區中園”,在幾年前還處于“一紙規劃”的階段,雖然被賦予承載沭陽經開區智能針織發展布局的重任,但究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能吸引到什么樣的項目來投資,都還是個未知數。
作為國內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短短幾年時間已是“平地起高樓”,1030畝的園區初步成型,吸引了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的簽約和入駐。
沭陽經開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用一組數據說明了業績。目前,產業園已簽約項目11個,投產的項目有8個,其中,外來客商投資企業就有9家,占總數的81.8%。產業園以生產智能針織襪品為主,向上延伸到錦綸、包覆紗等領域,向下游延伸到面料、針織內衣和針織服裝等領域。2017年10月,該產業園被江蘇省科技廳確認為省級科技產業園,同年11月,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全國針織行業示范園區”稱號,真正形成了智能針織的“沭陽品牌效應”和“投資洼地效應”。
由“亞洲襪王”上海中昊集團投資興建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是入駐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的第一家龍頭企業。該企業的設備全部從意大利進口,主要客戶有彪馬、新百倫、阿迪達斯等,年產各類襪子5億雙,年銷售額達6.5億元,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由塞爾維亞歐羅纖維(EUROFIBER)公司和江蘇嘉德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江蘇歐博智能紡織有限公司,以生產、出口高檔包覆紗為主。江蘇達麗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由福建達麗集團投資興建,主要生產各種高檔運動襪、絲襪、針織內衣。沭陽軍順智能針織有限公司由沭陽本地企業家投資興建,是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指定供應商。
“打造產業集群,園區已經形成了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聯動的模式,這也是我們持續堅持‘內培外引’、堅持產業鏈招商的成果。”魏偉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適應新常態創新發展、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接軌產業發展趨勢的潛力已經全面爆發,而沭陽也加速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后起之秀。
目前,沭陽縣有紡織服裝企業39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18家。2017年,全縣紡織服裝產業實現銷售收入81.8億元,同比增長4.75%,總量位居蘇北縣(市)前列。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沭陽立足獨特的包覆紗及絲襪等針織產業發展優勢和產業承載平臺,創造性地提出“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
同時,以“設計智能、設備智能、產品智能、物流智能、管理智能”為突破口,依托近年來積累的人才、技術、產業等優勢,沭陽紡織服裝產業目前已形成了三大特色板塊:即以月源纖維、嘉德纖維、邦源紡織為重點的包覆紗板塊;以紅柳紡織、新東旭紡織、騰盛紡工為重點的家紡板塊;以達麗智能紡織、西南智能紡織、寶娜斯針織為重點的智能針織板塊。
這些板塊相互疊加,使沭陽紡織業形成了涵蓋“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了由“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的轉變,沭陽經開區也憑此獲得了“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等稱號。
奮戰百億元級針織品生產基地
在紡織產業整體“跑步發展”的過程中,沭陽縣緊緊圍繞針織這個定位做文章,逐步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
據介紹,沭陽目前有針織企業30家,擁有包覆紗生產設備4800多臺(套)、全自動襪機2000多臺、大小圓機1000多臺、經編機500多臺,年產各類新型彈力紗線50萬噸、紗錠約70萬綻、化纖彈力絲14萬噸、針織絲襪12億雙、各類高檔針織品1300萬件等。
其中,沭陽包覆紗榮膺“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知名品牌示范區”稱號,品牌價值約為116.9億元;沭陽包覆紗協會、江蘇邦源紡織有限公司、江蘇嘉德纖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月源纖維科技有限公司還牽頭參與制定了全國包覆紗產業行業標準和全國包覆紗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成績是突出的,但這背后,也意味著當地政府在政策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更承載著一個縣城在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步入新時代背景下的產業夢想。
石敬峰告訴記者,吸引企業紛紛入駐和簽約投資的背后,一方面是不斷引進新項目、保持園區持續成長力;另一方面,加快推動產業集聚、提升產業質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也讓沭陽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顯現出無限生機。
隨著進駐企業及高科技項目快速增加,為了解決企業對項目建設和項目落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園區的服務體系也在全面升級。
據了解,沭陽經開區至今還把幫辦服務中心作為一個內設機構單獨存在,對所有來沭陽的企業實行精準幫辦服務。從項目簽約之日起,經開區就會安排專業工作人員給予企業全程幫辦服務,從簡單的辦證、用工、矛盾調處、子女入學等常態性幫辦,到企業經營、生產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都會用心、用情地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問題,切實當好企業“店小二”。
“除了堅持深入企業、定期走訪,主動服務、貼心服務外,我們更加注重搭建平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比如,為加快推進企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科技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園區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在產業園內還分別成立了沭陽縣技工學校智能針織產業園分校、東華大學沭陽技術轉移中心、武漢紡織大學沭陽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專門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定制的人才培訓服務。”魏偉告訴記者。
在整體配套上,隨著物業管理公司和餐廳運營公司等配套設施的引進,工作在園區的員工們有了更加方便的生活環境。
在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奇看來,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能夠吸引企業投資、落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產城一體、拎包入住”的現代產業園區,幫助企業降低了投資和生產成本,使企業安裝完機器就可以生產。其次,產業園對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大。比如,廠房租金為每年、每平米50元,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租金減半;在水、電、氣、熱價格方面,進駐企業享受開發區大企業“一事一議”優惠政策。
“去年,我們公司的銷售情況非常好。今年,公司將充分利用園區搭建的科技研發平臺,與東華大學等國內知名紡織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開發新型功能襪。對我們公司來說,前兩年光廠房租金就可以節省150多萬元。”張奇說道。
另據介紹,根據企業年度內設備的實際投資額,園區對企業還有設備獎勵,企業投資額越大,得到獎勵的比例越高。同時,入園企業還可以享受貸款貼息、廠房配套與股權投資、科技扶持、人才引進等優惠政策。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是沭陽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的特色產業園。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針織產業,突出智能化,集全縣、全區優勢資源,按照‘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力爭用5~10年時間,把產業園打造成百億元級針織品生產基地。”談及沭陽針織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石敬峰充滿信心。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紅利
以南通、吳江、江陰等城市為代表的江蘇蘇南地區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一直是我國紡織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但時移世易,近幾年,隨著我國紡織行業產業格局的加速調整,紡織業內部開啟了新一輪產業轉移。
在本輪產業轉移的大潮中,處于蘇北地區的宿遷市成為吸引蘇南、浙江等地紡織企業投資新項目的熱地。而沭陽這個此前并不怎么被業界關注的宿遷下屬的縣城,也開始享受到本輪產業轉移浪潮帶來的“紅利”,以針織行業為抓手,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后起之秀。
“2017年,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總體運營情況非常好,一期14.5萬平方米的廠房和配套用房已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10萬平方米的廠房即將投入使用;園區通過公開招標,分別引入物業管理公司和餐廳運營公司,園區管理井然有序,有效保障了入園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日前,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看著昔日尚處于規劃中的產業園一步步完成項目進駐,逐步由藍圖變成現實,石敬峰感到心里踏實了一些。
經過奮戰,無論是平臺建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推進、園區管理還是企業服務,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都有了長足發展。突破不斷、高潮迭起,在完成初期的招商、引資后,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正在跑步奔向既定的目標。
“跟隨式”轉向“引領式”
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過去40年快速發展的經驗已經證明,引入產業園區是促進地方區域經濟中紡織業快速、高效、集約化發展的有效模式。沭陽縣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同樣采取了這種模式。
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蘇北地區唯一一家落戶縣級城市的國家級開發區,各類發展要素優勢明顯。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作為其“區中園”,在幾年前還處于“一紙規劃”的階段,雖然被賦予承載沭陽經開區智能針織發展布局的重任,但究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能吸引到什么樣的項目來投資,都還是個未知數。
作為國內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短短幾年時間已是“平地起高樓”,1030畝的園區初步成型,吸引了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的簽約和入駐。
沭陽經開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用一組數據說明了業績。目前,產業園已簽約項目11個,投產的項目有8個,其中,外來客商投資企業就有9家,占總數的81.8%。產業園以生產智能針織襪品為主,向上延伸到錦綸、包覆紗等領域,向下游延伸到面料、針織內衣和針織服裝等領域。2017年10月,該產業園被江蘇省科技廳確認為省級科技產業園,同年11月,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全國針織行業示范園區”稱號,真正形成了智能針織的“沭陽品牌效應”和“投資洼地效應”。
由“亞洲襪王”上海中昊集團投資興建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是入駐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的第一家龍頭企業。該企業的設備全部從意大利進口,主要客戶有彪馬、新百倫、阿迪達斯等,年產各類襪子5億雙,年銷售額達6.5億元,產品遠銷日本、美國、歐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由塞爾維亞歐羅纖維(EUROFIBER)公司和江蘇嘉德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江蘇歐博智能紡織有限公司,以生產、出口高檔包覆紗為主。江蘇達麗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由福建達麗集團投資興建,主要生產各種高檔運動襪、絲襪、針織內衣。沭陽軍順智能針織有限公司由沭陽本地企業家投資興建,是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的指定供應商。
“打造產業集群,園區已經形成了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聯動的模式,這也是我們持續堅持‘內培外引’、堅持產業鏈招商的成果。”魏偉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適應新常態創新發展、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接軌產業發展趨勢的潛力已經全面爆發,而沭陽也加速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后起之秀。
目前,沭陽縣有紡織服裝企業39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118家。2017年,全縣紡織服裝產業實現銷售收入81.8億元,同比增長4.75%,總量位居蘇北縣(市)前列。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沭陽立足獨特的包覆紗及絲襪等針織產業發展優勢和產業承載平臺,創造性地提出“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
同時,以“設計智能、設備智能、產品智能、物流智能、管理智能”為突破口,依托近年來積累的人才、技術、產業等優勢,沭陽紡織服裝產業目前已形成了三大特色板塊:即以月源纖維、嘉德纖維、邦源紡織為重點的包覆紗板塊;以紅柳紡織、新東旭紡織、騰盛紡工為重點的家紡板塊;以達麗智能紡織、西南智能紡織、寶娜斯針織為重點的智能針織板塊。
這些板塊相互疊加,使沭陽紡織業形成了涵蓋“機械裝備-紡絲-加彈-織造-印染-成衣”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了由“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的轉變,沭陽經開區也憑此獲得了“中國包覆紗產業基地”、“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等稱號。
奮戰百億元級針織品生產基地
在紡織產業整體“跑步發展”的過程中,沭陽縣緊緊圍繞針織這個定位做文章,逐步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
據介紹,沭陽目前有針織企業30家,擁有包覆紗生產設備4800多臺(套)、全自動襪機2000多臺、大小圓機1000多臺、經編機500多臺,年產各類新型彈力紗線50萬噸、紗錠約70萬綻、化纖彈力絲14萬噸、針織絲襪12億雙、各類高檔針織品1300萬件等。
其中,沭陽包覆紗榮膺“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知名品牌示范區”稱號,品牌價值約為116.9億元;沭陽包覆紗協會、江蘇邦源紡織有限公司、江蘇嘉德纖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月源纖維科技有限公司還牽頭參與制定了全國包覆紗產業行業標準和全國包覆紗加工貿易單耗標準。
成績是突出的,但這背后,也意味著當地政府在政策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更承載著一個縣城在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步入新時代背景下的產業夢想。
石敬峰告訴記者,吸引企業紛紛入駐和簽約投資的背后,一方面是不斷引進新項目、保持園區持續成長力;另一方面,加快推動產業集聚、提升產業質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也讓沭陽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顯現出無限生機。
隨著進駐企業及高科技項目快速增加,為了解決企業對項目建設和項目落地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園區的服務體系也在全面升級。
據了解,沭陽經開區至今還把幫辦服務中心作為一個內設機構單獨存在,對所有來沭陽的企業實行精準幫辦服務。從項目簽約之日起,經開區就會安排專業工作人員給予企業全程幫辦服務,從簡單的辦證、用工、矛盾調處、子女入學等常態性幫辦,到企業經營、生產管理和市場開拓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都會用心、用情地幫助企業解決各種問題,切實當好企業“店小二”。
“除了堅持深入企業、定期走訪,主動服務、貼心服務外,我們更加注重搭建平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比如,為加快推進企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科技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園區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在產業園內還分別成立了沭陽縣技工學校智能針織產業園分校、東華大學沭陽技術轉移中心、武漢紡織大學沭陽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專門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定制的人才培訓服務。”魏偉告訴記者。
在整體配套上,隨著物業管理公司和餐廳運營公司等配套設施的引進,工作在園區的員工們有了更加方便的生活環境。
在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奇看來,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能夠吸引企業投資、落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產城一體、拎包入住”的現代產業園區,幫助企業降低了投資和生產成本,使企業安裝完機器就可以生產。其次,產業園對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大。比如,廠房租金為每年、每平米50元,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租金減半;在水、電、氣、熱價格方面,進駐企業享受開發區大企業“一事一議”優惠政策。
“去年,我們公司的銷售情況非常好。今年,公司將充分利用園區搭建的科技研發平臺,與東華大學等國內知名紡織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重點開發新型功能襪。對我們公司來說,前兩年光廠房租金就可以節省150多萬元。”張奇說道。
另據介紹,根據企業年度內設備的實際投資額,園區對企業還有設備獎勵,企業投資額越大,得到獎勵的比例越高。同時,入園企業還可以享受貸款貼息、廠房配套與股權投資、科技扶持、人才引進等優惠政策。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是沭陽縣委、縣政府重點打造的特色產業園。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針織產業,突出智能化,集全縣、全區優勢資源,按照‘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力爭用5~10年時間,把產業園打造成百億元級針織品生產基地。”談及沭陽針織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石敬峰充滿信心。
相關閱讀
- 知名女性內衣品牌速塑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2025.08.07
- 中國復合材料創新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點燃中國復材企業發展引擎2025.06.06
- 這個雙11,乘上抖音的風2024.11.04
- 時尚飾界,云選未來!鉆匯云選品中心璀璨登場2024.10.30
- 從中國黃河之濱到世界時尚之都:鄂爾多斯市羊絨在巴黎和米蘭大放異彩2024.10.14
- 跨越速運聚智聚力打通中國制造“企業強人”之路2024.10.08
- 傳承與變革的交響 ZIFEI WANG·王紫菲以“無盡的河流”登陸倫敦時裝周2024.09.23
- 科技重塑鞋履未來:Volumental副總裁從工程師到行業專家的轉型之旅見證鞋履零售解決方案變革2024.08.07
版權說明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 知名女性內衣品牌速塑榮獲尚普咨詢集團系列市場地位聲明
- 中國復合材料創新及企業可持續發展大會 點燃中國復材企業發展引擎
- 這個雙11,乘上抖音的風
- 時尚飾界,云選未來!鉆匯云選品中心璀璨登場
- 從中國黃河之濱到世界時尚之都:鄂爾多斯市羊絨在巴黎和米蘭大放異彩
- 跨越速運聚智聚力打通中國制造“企業強人”之路
- 傳承與變革的交響 ZIFEI WANG·王紫菲以“無盡的河流”登陸倫敦時裝周
- 科技重塑鞋履未來:Volumental副總裁從工程師到行業專家的轉型之旅見證鞋履零售解決方案變革
- 科技賦能服裝行業 店+AI訂貨入選《中國服裝數字化轉型供應商選型目錄》
- 勁霸男裝意大利上演雙城記,兩展齊開盡呈勁式東方美學——勁霸茄克連續五年七次登陸米蘭時裝周官方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