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日報》2月23日報道:成都,作為曾經的女鞋之都,年產值超過500億元。
經過省經信委、省鞋業協會、成都市經信委的充分論證、調研和考察,樂至已被作為承接雙流和武侯兩地鞋業產業轉移的推薦地和承接成都鞋業轉移戰略基地縣。
1月23日,在國際鞋業產業特色小鎮規劃發布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樂至正式對外發布規劃方案,確立將建設一個集生活、生態、生產相結合的新型鞋業產業集群和產城融合的鞋業產業特色小鎮。
搶抓成都“東進”機遇
主動承接產業轉移
近年來,成都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疏解大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大力實施“中優”和“東進”戰略,一大批產業面臨轉移,鞋業產業首當其沖。年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不少地方都躍躍欲試,誰來承接?
經過省經信委、省鞋業協會、成都市經信委的充分論證、調研和考察,樂至被作為承接雙流和武侯兩地鞋業產業轉移的推薦地和承接成都鞋業轉移戰略基地縣。
脫穎而出,源于樂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大東鞋業生產車間的流水線上,工人在作業
樂至,位于成渝經濟走廊黃金分割點,是成都平原經濟區唯一直線連成渝、東西接遂資的區域中心城市。
渝蓉、遂資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隨著成資渝高速的開工建設,京蓉高鐵、成渝中線高鐵的規劃,樂三、樂井高速的加快推進,“兩鐵五高八快”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正加速成型。
隨著“東進”戰略的提出和天府國際機場的加快建設,“成都區位、樂至成本”優勢更加凸顯。
分得500億元產業的一塊大蛋糕,也源于樂至鞋業的優質基因。
自2013年以來,樂至率先在縣城西郊工業園區布局打造西部紡織鞋業城,大東鞋業、婧林鞋業、匯鈴針織等企業相繼落戶,樂至“紡織鞋業城”初具規模。
企業選擇樂至,是樂至積極承接、主動爭取的結果。
去年起,資陽鼓勵和支持樂至縣發展鞋業產業,提出樂至重點發展輕紡制鞋+裝備制造、食品產業。樂至積極搶抓成資一體化和成都“東進”戰略重大機遇,在《樂至縣工業經濟發展“1+3”規劃(2017—2021年)》中,確立紡織鞋服為樂至發展的第一主導產業,對入駐企業實施減免稅收以及配套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優惠政策。
2017年6月15日,樂至縣在成都雙流區舉行“紡織鞋業投資推介會”,向現場100余家企業拋出橄欖枝。樂至縣委主要領導說:“政府規劃鞋業產業園,是科學論證后做出的戰略抉擇,政府的決心和信心不會變。”當場120余戶鞋企表明投資意向。
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
打造綠色鞋業小鎮
去年9月,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進出口商品展暨中國西部(四川)國際投資大會開幕前夕,美麗樂至·怡然帥鄉——樂至縣建設“三基地一強縣”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這是資陽市在西博會期間舉辦的首場招商活動,樂至對外宣布了將打造國際鞋業產業特色小鎮的戰略構想。
樂至縣童家發展區管委會負責人說,從鞋業產業自身特點看,鞋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量大,決定了鞋業更適合產業鏈式發展、集群化發展、規模化發展,且需要完整的物流配套、商業配套、鞋材市場配套。因此,走產城融合的產業特色小鎮發展之路符合樂至鞋業產業實情。
這以后,鞋業產業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正式啟動,邁入加速發展快車道,并提出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和建設的總體要求。
法國索帝盛建筑設計公司——曾為上海朱家角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川法生態園等多個項目園區操刀的國際知名設計公司,成為樂至鞋業產業特色小鎮的規劃設計單位。
初步規劃已經成型:鞋業產業特色小鎮位于西郊工業園區,規劃用地面積5平方公里,將以鞋材配套、鞋業生產、商貿物流為主導產業,以鞋材交易展示中心、鞋企業孵化中心、特色風情小鎮等功能引領帶動,打造一個集生活、生態、生產相結合的新型鞋業產業集群。整個小鎮以靈泉湖為核心,分為一區三園,即中央文化旅游生活區和成都鞋產業園、萬貫鞋產業園、莨祺鞋產業園。
選擇法國索帝盛建筑設計公司,除了基于其設計水平,還有一個重要考量——它是歐洲以綠色建筑理念知名的設計單位。“承接鞋業產業轉移,我們充分考慮了環保成本。”樂至縣童家發展區管委會負責人說。
小鎮整體采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每500步就有一個公園。此外,樂至已經與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大氣所合作,為鞋企開展VOCS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固廢、廢水等處理設施也將逐步跟上,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樂至縣情的生態發展、綠色發展之路。
力爭引入鞋企2000戶
成為企業不搬遷的家
從成都搬到樂至,是一個思考再三的決定。欣祿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祖均說:“搬一次設備就要十多萬元,還要重新找廠房、招工人,建立新的貨運線路。”
去年下半年,在多次考察了樂至的政策、交通、產業基礎等各項條件后,周祖均下定決心,“就在這里扎根!”很快,當地產業園就為他協調了一間廠房,順利實現開工生產。
“武侯區八成的鞋企都有意愿搬到這里。”周祖均憑借十多年的經商經驗判斷。“小鎮的發展思路很好,考慮很長遠。希望能夠加快建設,企業搬過來形成規模后,肯定能有好的發展。”
把國際鞋業產業特色小鎮打造成為廣大鞋企的棲居聚集之地,爭取成為他們永不搬遷的家,也是樂至縣政府對企業的承諾。而這一承諾,已經體現在不少行動上:去年底,為推動紡織鞋業產業發展,樂至專門成立了紡織鞋業產業推進辦公室,負責推動紡織鞋業產業發展;以萬貫產業園為依托,打造出“以園招商、以企建園”發展新模式;攜手成都鞋業界的行業精英,組建了樂至鞋業行業協會,成功引進146戶鞋業及配套企業,吸引1000余人次來樂考察。
目前,樂至已經成功引進了迪特尼、佰妮等知名鞋企入駐樂至發展,并形成了萬貫產業園、鞋業行業協會、外貿鞋業加工園3個組團,共引進鞋業及配套企業238戶,已有30余戶鞋企通過租賃園區現有閑置廠房過渡生產,年產值接近3億元。
更多的潛力也正被挖掘。樂至正整合利用“省小企業創業基地”“省特色產業園區”“省承接產業轉移重點推薦特色工業園區”以及省政府確定的承接成都鞋業轉移戰略基地縣等優勢,與成都深入對接合作,積極承接成都鞋業產業轉移。
目前,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已經與樂至簽約,將承擔鞋業產業特色小鎮的基礎設施建設。遂寧銀行已為入駐小鎮的企業授信15億元,提供資金保障。預計2020年一期建設完成后,可提供就業崗位50000余個。未來10年,樂至還將力爭引入2000余家鞋業及配套企業,同時以鞋文化為主題,刺激消費,拉動旅游,提升鞋類品牌的影響力。作者:張虎、劉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