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立案查處行政處罰案件250件,罰款2143.57萬元
據統計,第一季度,全市共檢查企業7013家次,立案查處行政處罰案件250件、罰款2143.57萬元。嘉興市共實施按日計罰7件,罰款203.5萬元;實施查封、扣押1件;實施限產、停產1件;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4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1件。
一季度中,環保局強化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突出環境違法打擊重點,并且加大了環境違法懲處力度。對于無視環保規則的企業或個人來說,只有受到嚴厲的懲罰,才能改變態度,不敢頂風作案。此外,環保部門還組織開展了藍天保衛行動、“護水斬污1號”等多項環保專項執法行動,努力打造環境執法最嚴市。二季度,環保檢查將繼續推進,對環保違規企業“零容忍”。
25家企業(個人)列入今年第一批“黑名單”
市環保部門發布的今年第一批黑名單中,共有25家企業(個人)上榜,這些企業多為化學工業、建筑材料、紡織等傳統制造企業,其環境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二、通過逃避監管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占比達40%;
三、隨意傾倒危險廢物。
3家紡織企業上榜,合計罰款23.8萬元
該名單中有3家紡織企業,桐鄉市嘉盛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因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罰款人民幣13.6萬元;桐鄉市勤信紡織品整理廠因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罰款人民幣5.4萬元;桐鄉市美順涂層植絨有限公司因采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罰款人民幣4.8萬元。三家企業合計罰款23.8萬元。
如果紡織企業認為罰款只是小事,那就大錯特錯了。
此前,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上了黑名單,尤其是不按時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企業,后期生產經營時將受到很多影響,比如在評優時,環保部門對黑名單企業可能提出一票否決;環保部門還可以將黑名單企業名單抄送給金融系統,建議銀行降低或者取消企業的信用貸款額度,如此一來,企業的生產節奏很有可能被打亂。上了黑名單的企業,環保部門還會把其列為環保執法的重點監管企業,可謂是一處受限,處處受限。
環保局此次的做法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好評,畢竟環保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不少網友表示,懲罰力度太輕了,還有人說,對黑名單企業應該實行全社會聯合懲戒。這些都體現了環保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如果紡織印染等企業還繼續違背民意,只重生產不重環保,一經民眾舉報、環保局上門檢查,不排除將受到更大懲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