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是寧波的傳統優勢產業。新時期,這個傳統產業又遇到了什么新問題?
近日,由寧波(中國)供應鏈創新學院與“綠色消費與綠色供應鏈聯盟”聯合主辦,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和寧波市紡織行業協會聯合承辦的“寧波紡織業可持續供應鏈發展研討會”舉行。會議旨在把脈寧波市紡織產業可持續供應鏈的發展問題,為寧波市紡織產業綠色和可持續性發展尋找出口。
據“綠色采購與綠色供應鏈聯盟”執行秘書長周衛東介紹,中國紡織服裝工業的全球生產與消費影響在與日俱增。其中可持續發展將起到創新先鋒的作用,特別是在碳管理創新,水管理創新,循環再利用管理創新中。我國經濟結構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人們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轉變。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綠色化趨勢日漸明顯,綠色消費理念漸入人心,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逐漸成為主流,生活方式綠色化趨勢日漸明顯。
而寧波的紡織產業歷史悠久,誕生了一大批紡織業知名品牌。2017年,寧波全市服裝、鞋帽及紡織品類的銷售額仍然保持8.7%的增長。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在提升制造、商貿流通等服務能力的同時,需要把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的業績指標和戰略規劃。
寧波市經信委消費品產業辦副主任楊世兵告訴記者,2017年寧波整個紡織服裝規上企業270家,實現增加值246億,比上年增長3.4%,完成工業總產值1157億,增長5.7%,服裝服飾業規上企業549家,完成產值636億;紡織規上企業262家,完成產值347億,占了30%左右;化纖規上企業59家,其中整個寧波化纖行業基本上全部都是規上企業,產值173億,占比例15%左右。
在研討會現場不少企業紛紛表示,寧波市有良好的紡織服裝產業基礎,是寧波市乃至浙江省的一張名片。盡管大部分的紡織服裝產業,最早起家是從幫助大型品牌公司代工,逐漸發展起來的,包括申洲集團和獅丹努等企業。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不斷履行全球品牌商對企業的各項可持續發展要求,逐步建立起了自己高品質的,較為穩定的生產和運營體系,并且在整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中具有鮮明的代表性。于是這些企業從原先被動地履行服裝品牌商的要求,到主動地成為紡織服裝產業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帶動者。
比如獅丹努從本世紀初就開始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塊,成立可持續發展部。獅丹努從履行H&M對于環保的要求開始,引入國外咨詢公司,不斷學習和調整,并逐步建立自己的能源消耗指標。研究關于污水回用,邊角料利用等循環經濟的做法。把主動承擔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
供應鏈可持續性是指在產品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中,對于環境、社會、經濟影響的治理模式的管理。2017年4月,生態環境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四部委發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強綠色供應鏈管理,推進綠色生產、綠色采購和綠色消費,加強綠色供應鏈國際合作與示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采取節能環保措施。
寧波(中國)供應鏈創新學院院長劉少軒教授根據他多年來對于國內外各種案例的研究,圍繞什么是供應鏈可持續性發展,為什么供應鏈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可持續供應鏈發展目前面臨的一些挑戰等三個角度做了發言。他說,此次會議站在產業未來發展的角度,有助于寧波紡織產業提升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意識和核心競爭力。同時,創新學院也會發揮自身優勢,聯合行業和協會,為企業在提升綠色可持續供應鏈的發展和應用方面做智力支撐。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