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信息網:梳理美棉進口擬加征關稅的影響。2018年4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包含美國編碼為5201000未梳的棉花。據棉花信息網報道中測算結果顯示:加征關稅后進口稅收計算公式:關稅=關稅完稅價格×(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加征關稅稅率)。當前我國棉花進口使用關稅內配額1%的進口關稅,配額外進口的一定數量實施滑準稅。2018年暫時僅發放了1%關稅內配額,按照匯率1:6.3,港口費用200元/噸,美棉價格90美分/磅進行測算(1噸=2204.62磅),可得1%關稅、11%增值稅下進口關稅為14214元/噸,加征25%關稅后進口關稅為17683元/噸。5月份增值稅率下調至10%后,1%關稅下進口關稅為14088元/噸,加征25%關稅后進口關稅為17525元/噸。可以看出加征25%關稅后同價位美棉人民幣折算價格相比1%關稅下將上漲3400元/噸以上。
第一紡:國內多類紡織加工設備輸美及部分美國紡織原料進口受影響。據第一紡報道,4月4日中國政府公布對京口美國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名單中,涉及部分紡織化纖、紡織化工及紡織染化料原料,具體包括:52010000未梳的棉花、14042000棉短絨、29261000丙烯腈、39019090其他初級形狀的乙烯聚合物、39100000初級形狀的聚硅氧烷、39081011聚酰胺-6,6切片、39072090其他初級形狀的聚醚、39089010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共聚物、39089020半芳香族聚酰胺及其共聚物、39089090初級形狀的其他聚酰胺、34021300非離子型有機表面活性劑等。
而美國此前宣布的加征25%關稅進口中國商品清單中,雖然沒有包括紡織品和服裝,但包含了絕大部分紡織生產加工所需設備,如紡紗、倍捻、織機(有梭、無梭)、經編機、針織大圓機、針織襪機、刺繡機、印染設備、非織造后整理設備等皆有涉及,此外還有如織梭、提花設備配件、織機配件等多種紡機配件。第一紡指出,由于美國只占在我國紡織機械整體出口中很小份額,因此直接影響不大。中國企業在美紡織投資主要是利用美棉資源和低廉電力等成本優勢進行紡織加工,成品出口到第三國或者運回中國,因此一些赴美紡織投資帶動的相關紡機設備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
原材料方面,本周國內外棉價棉價出現下跌。2018年4月8日,328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5511元/噸(較2018年4月2日下跌0.14%)。4月6日cotlookA指數92.05美分/磅(較2018年3月29日上漲2.33%)。本周棉紗價格保持穩定。化纖類原材料價格漲跌不一,黏膠纖維價格持平。棉紗期貨持倉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