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EI網訊 6月22日,我國化纖界的年度盛事——中國化纖科技大會(平頂山2018)在我國中原地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平頂山市召開。大會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平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化纖專業委員會、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平頂山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相關專業委員會及分會承辦,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
這是一場行業大咖高談闊論的論壇,也是一場紡織產業鏈上游企業的聚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中國工程院二局副局長王元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調研員陳新偉,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王玉萍,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秘書長尹耐冬,中國紡織出版社社長鄭偉良,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袁建龍,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松林,北京三聯虹普新合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迪,以及來自紡織化纖領域的專家、學者、科研骨干、企業代表以及關注紡織化纖及相關領域的業界同仁共400人參加會議。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玉萍主持會議。
大會以“纖維新視界—智·融科技、創·享未來”為主題,旨在激發化纖科技人才的創新活力,促進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紡織強國,助力實現制造強國戰略目標。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在會上作主題為《纖維“新視界”-化纖工業“十三五”中期評估》主旨報告。
“十三五”以來,國民經濟穩中向好,全球經濟及貿易觸底回升,我國紡織工業也逐漸趨穩回升,為化纖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支撐。從化纖行業總量發展現狀的基本情況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成本驅動化纖價格上漲,同時由于需求良好,價格傳導順暢,化纖行業運行質效明顯好轉。
《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中雖未明確提出總量目標,但在規劃研究過程中深入的研究分析認為,“十三五”期間,化纖產量將保持3.3%的年均增長速度。2017年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2%,比2016年明顯反彈,逆轉了2011年以來的下降趨勢,特別是滌綸行業和人造纖維行業的投資增速高達54.49%和27.79%,值得密切關注。
圍繞紡織行業的新定位“科技、時尚、綠色”,端小平對化纖行業的科技發展、綠色發展和品牌發展展開分析,他多次強調了科技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多年來,化纖行業企業不斷投入研發,原料制備技術、功能性纖維制備技術以及高性能纖維制備技術均實現飛越,多項技術從無到有,突破國際封鎖,高性能纖維發展局世界前列,標準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智能化得到成熟應用,凸顯了紡織強國科技創新的真正實力。
對未來行業發展,端小平提請大家要重點關注五個方面:科技: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質量檢測環節等、資本市場:IPO+并購重組、產業集中度,聚酯滌綸、錦綸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的要求、去杠桿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為深化基礎理論研究,推動原創技術發展,鼓勵行業切實有效地開展學術研究,深化基礎研究水平,推動行業進步,獎勵表彰在全國化纖行業基礎研究、管理創新、成果推廣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個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聯合恒逸集團創立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恒逸基金”。本次大會為2018年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恒逸基金”優秀論文舉行了頒獎典禮。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松林宣讀《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恒逸基金》優秀論文獲獎表彰決定。
2018年“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恒逸基金”共收到有效論文227篇。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恒逸基金優秀學術論文評審細則(2018版)》,選出《超輕超彈耐火陶瓷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制備及其隔熱性能研究》為特等獎論文,《高模碳纖維成形過程中石墨結構的演變及國產M60J的制備》等7篇文章為一等獎論文,《基于綠色低碳的差別化纖維生產工藝優化模型》等24篇文章為二等獎論文,《紡織基柔性力學傳感器研究進展》等22篇文章為三等獎論文,《純聚四氟乙烯覆膜濾料技術指標分析》等68篇文章為優秀獎論文。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我國化纖行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也為了更好地為企業、行業和政府服務,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結合統計工作,開展了中國化纖行業產量排名工作。本次排名是依據企業填報的2017年1-12月產量數據進行排名,排名名單分為化學纖維綜合排名和主要細分產品排名,于本次大會進行了發布。
本次大會上,由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社長鄭偉良主持了《化纖專業開放教育系列教材》的首發及贈書儀式。據介紹,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攜手“恒逸基金”和“綠宇基金”與中國紡織出版社經過兩年的努力,共同組織編寫的“化纖專業開放教育系列教材”之《高性能化學纖維生產及應用》、《生物基化學纖維生產及應用》、《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生產及應用》正式出版發行。
天津工業大學原副校長肖長發教授主持了學術交流環節。獲得2018年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恒逸基金優秀學術論文”獎項獲得者代表,東華大學丁彬教授、武漢紡織大學劉星、浙江理工大學朱斐超,以及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孫玉山進行了學術交流。
東華大學丁彬進行超輕超彈耐火陶瓷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制備及其隔熱性能研究的主題演講。武流紡織大學劉欣進行化纖長絲在線負載微納米粒子的研究及其應用的主題演講。浙江理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朱斐超進行共單體接枝聚乳酸增容聚乳酸/尼龍11共混材料及其柔韌熔噴非織造材料的研究的主題演講。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孫玉山進行萬噸規模Lyocell纖維全國產化高效低能耗制備技術的主題演講。
本次大會最后召開了“中國化纖——智·融科技、創·享未來”高端對話。此環節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主持。他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紡絲系纖維高分子教授孫剛、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莊小雄、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松林、天津工業大學原副校長肖長發,以智·融科技、創·享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化纖行業科技創新的發展方向與模式等話題。
此外,在23日上午,還有聚酯產業鏈市場變化與技術對策論壇、生物基化學纖維產業科技創新與展望論壇、杰出工程師-先進紡織材料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以及2018(平頂山)錦綸-調整與創新論壇等4場專業論壇同期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