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時裝?設計引領
6月的最后一周,海寧的大小酒店、餐館都掛出了“客滿”,這些“游客”中大部分都是為了2018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而來。來自深圳的董先生表示,6月底來海寧看秀訂貨是他這5年來的既定行程。
6月26日至29日,2018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在浙江海寧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意大利、土耳其、香港、海寧等地的22家時裝企業及設計師品牌帶來了千余套潮流皮裝、皮草、時裝,并進行了走秀發布。

更名背后:疊加時裝,時尚產業全面擴容
對比往年,記者發現,已成功舉辦了10余屆的“中國皮革時尚周”更換了名頭——“2018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
一項品牌活動培育數十年,在業界聲名大噪,實屬不易。更名對于一個成熟的品牌而言是一項高風險作業。這背后究竟有什么樣的故事?海寧皮革城董事長張月明表示:更名這件事是順勢而為。2015年,海寧皮革城被列入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單位,“時尚”生產要素向海寧聚集,2017年“四季時裝”出現在了我們的T臺上,受到了業界歡迎和好評。今年的時裝周上40%以上的款式都融入了時裝面料。“皮革時尚周”升級為“2018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已是水到渠成。

縱觀時裝周發布的服裝,皮革、皮草、羊絨、雙面呢、派克服、粗紡大衣等突破單一面料,大量的拼接、混搭手法導入設計。例如:寶鼎推出的派克服系列,局部大膽運用長短毛、卷直毛拼接,使得服裝立體層次感更加強烈;智尚、尚谷傳祺、贏嘉、燕姿秀等在羊絨大衣的領子、袖口、口袋等處拼接皮毛元素進行點綴,使羊絨大衣的風格更加多元;華雁、宏偉、弗切爾等在皮裝的非常規位置融合了蕾絲、繡花、粗紡等各種布裝面料。
4天,18場秀,時裝幾乎走過了每一場秀。從嶄露頭角到割據一方,時裝成了2018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T臺上一夜爆紅的明星。而這背后是基于海寧得天獨厚的優勢:20多年對皮革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使得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要素在此聚集,無論是生產水平、設計能力、工藝技術、市場空間,海寧都居于領先地位。同時,浙江省將時尚產業作為著重培養的八大“億萬產業”之一,海寧市政府也明確提出用五年時間將包括皮革、經編、家紡在內的三大傳統產業打造成規模破千億的時尚產業,以更高遠的站位積極打造時尚潮城、爭做全國時尚第一城。在這一背景下,海寧皮革城在鞏固發展皮革主業的前提下,疊加發展時裝產業。從本屆時裝周發布來看,疊加時裝已是“振臂一呼,群雄響應”的事,而海寧面向時尚產業全面擴容亦是未來可期。

半壁江山:原創驅動,設計來帶百花齊放
主辦方介紹:2018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報名剛剛啟動,組委會就收到幾十家企業、品牌的申請表,一方面加緊對品牌的審核,另一方面優化辦展方案,充分滿足符合發布要求的企業。最終篩選出22個品牌,在海寧會展中心設置了A、B兩個發布,分18場進行發布。
記者注意到,這18場發布中,有11場來自設計師品牌,可以說占據了時裝周的半壁江山。這一現象是因為主辦方一直將“原創設計”作為遴選企業的首要標準。從2014年開始,設計師品牌與企業同臺走秀;2015年,設計師開始進行專場發布;而今年的時裝周,除了多次參加的“寶鼎”、“尚谷傳祺”等原創設計中的老面孔,也出現了一大批“贏嘉”、“費歐”、“簡一”等海寧本土新興設計企業。帶來的原創設計作品更是風格迥異、百花齊放:民國情調的旗袍扣、立領設計,把中國風元素貫穿于每個系列;以灰色調為主的廓形極簡休閑風,融入胸針搭配、珍珠袖扣等細節設計;大量格紋、直線條元素設計;羊絨與皮毛一體的拼接設計、羊絨內附羽絨里布等面料的拼接。設計企業儼然成為時裝周上的一支“生力軍”,從款式、面料、工藝、意識形態等多維度的原創設計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
海寧皮革城董事長張月明表示:我們一直高度重視設計人才的引進和培育,不遺余力的扶植設計企業。同時,打造品牌風尚中心、培育省級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創建海寧皮革時尚小鎮,大力發展時尚經濟。
據悉,目前皮革城已擁有自主品牌、自主設計能力的設計企業(工作室)114家,專職設計人員782人,為全國各地的企業品牌提供設計服務,僅18年已實現設計服務收入6137萬元,設計成果轉換產值8億元。這些設計師不僅服務于本地的皮革企業,同時吸引了北京、上海、廣州以及美國、意大利、法國、加拿大的時裝企業慕名前來,尋求設計服務與合作。

跨界創新:材質變革,產業提升新動力
從獸皮到紡織品,服飾的每一次大發展都是一次材質的變革。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可以說是這種變革的見證者,幾乎每一屆時裝都有材質的創新,今年也不例外——
TPU、PVC等工業材質經歷了一次次“回爐重造”,成了時裝界的新寵。衣針線將TPU與高級編織面料相結合,在服裝的局部進行拼接點綴,這一獨特的設計讓時尚潮人和他們的手機穿上了“親子裝”。贏嘉推出了PVC派克情侶款系列,讓“塑料”呈現霧面金屬質感,同時具備防水防風功能。司啟將運用在箱包上的環保材料杜邦紙運用到服裝設計中,制作成面包服款式的秋冬外套。
此外,藝術與服裝也在時裝周上進行了一場“切磋”:燕姿秀品牌與國內知名畫家聯袂合作,將手繪工藝帶入了服裝設計和制作中,以羊絨大衣為“畫卷”,繪出充滿人生哲理的抽象圖案,將羊絨大衣打造成一件件富有靈魂的藝術品。

“老外”在海寧:國際合作已成常態
進出秀場,記者注意到一張張國際臉穿梭其中。據悉,近年來時裝周的觀眾中,來自意大利、土耳其、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海外客商、買手占據3成。主辦方表示,這個數字正在逐年飛漲。與此同時,諸多海外設計師選擇到海寧發展,本屆時裝周上,華雁、香港聯合皮草、衣針線等品牌發布中均有海外設計師加盟。
據悉,時裝周期間意大利“設計師之家”落戶海寧。該項目落戶之后,將有大量的海外知名設計師入駐海寧,為海寧及全國的服裝企業提供面料開發、服裝設計、學習交流的服務。事實上,早在2013年,就有“made in Italy”組團來海寧的時裝周走秀,此后海寧皮革城的各類展會上意大利的品牌再無缺席。而今年2月海寧皮革城的“米蘭時裝周之行”在驚艷歐洲的同時,進一步深化了兩地時尚界的交流與合作,可以預見這種“海歐合作”,經過雙方的努力已成常態。海寧中國國際時裝周,已然是一個國際品牌競相爭艷的時尚T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