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平安零售指數上漲0.25個基點,跑贏滬深300指數0.32個基點上周(0908-0914)平安零售指數上漲0.25個基點,同期上證指數下跌0.18個基點,滬深300指數下跌0.07個基點。68家樣本公司中31家上漲,35家下跌,2家平盤。細分行業中,平安百貨指數上漲0.18個基點,平安超市指數下跌0.82個基點,平安專業市場指數上漲1.18個基點,平安專業專賣店指數上漲0.06個基點。
產業資本增持股領跑,黃金珠寶概念股齊漲上周零售塊板繼續跑贏指數。其中,南京中商、漢商集團受產業資本增持,股價表現強勁。另一方面,受美國QE3推出刺激,國際黃金價格繼續強勢上漲,國內相關受益黃金珠寶類公司股價也有不俗表現,豫園商嘗飛亞達、潮宏基、老鳳祥等漲幅均位列前十。
外資零售企業在華水土不服近來外資零售企業在華業務負面新聞不斷,包括沃爾瑪、家樂福、TESCO、歐尚、家得寶等外資巨頭在華業務拓展頻頻受阻。在經歷了探索、布局和快速擴張階段后,由于在三四線市場拓展受阻,外資大賣場頹勢已現,局部進入下滑通道。而反觀物美、蘇果、步步高、永輝等本土企業卻風生水起,依靠良好政府關系及消費者維系,在當地牢牢占據市場份額。
中國奢侈品消費的空間有多大2011年大陸奢侈品消費增長20%至960億元,高于全球平均10%的增速。我們預計至2015年奢侈品需求CAGR=18%(vs全球CAGR=0.77%)。
中國最富裕的1.3%人群貢獻了71%的奢侈品消費,80%的消費人群年齡集中在18-44歲,而美、日同年齡段消費人群占比分別為30%和18%。盡管大陸奢侈品消費規模、占全球市場份額快速增加,但中國消費者在境外購買奢侈品更多。
根據貝恩預計,2011年中國消費的奢侈品總量達2500億元,其中超過60%在境外實現(港澳約34%+日美歐約26%),關稅差價是需求外流的主要原因。
兩極分化、年輕化和境外消費是中國奢侈品消費的特點。
板塊整體機會仍需等待黃金周及四季度數據確認產業資本增持公司及黃金珠寶相關公司的上漲,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資金對于主流零售公司的猶豫。在7-8月份企業終端經營數據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我們判斷板塊整體機會仍需等待中秋國慶黃金周及四季度數據確認。在具體個股推薦上,我們仍然建議選擇基本面最為強勁,業績成長性最好的公司參與,推薦組合包括大商股份、南京中商、文峰股份、步步高等。同時,受QE3刺激國際黃金價格有望持續上漲,相關黃金珠寶公司如老鳳祥、潮宏基、豫園商城等仍存在交易性機會,建議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