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處于春節假期,市場購銷總體清淡,價格基本保持穩定。春節后,棉農籽棉交售逐步恢復,截止2月底,全國棉農平均交售進度(交售量與產量之比)為96.5%,同比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黃河流域超過八成,長江流域全部結束。多數地區棉花企業停止收購,僅山東、河北、河南和安徽等少數地區企業仍在收購,價格與質量和數量相關,變化幅度不大,全國400型企業標準級籽棉平均收購價格8.32元/公斤,環比下跌0.2%。
節后儲備棉投放和收儲先后開市。受收購數量減少影響,收儲成交量大幅下滑。紡織企業陸續開工,為維持生產開始采購,投放成交數量有所增加。截止2月底,2013年度臨時收儲累計成交594萬噸,投放累計成交59.5萬噸。由于儲備棉投放政策即將調整,新年度政策細節尚未明確,價格存在下跌風險,紡織企業以觀望為主,并不急于采購,進口棉數量下降,現貨市場成交極少,庫存數量維持低位,價格相對穩定。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月平均19455元/噸,環比基本持平。截止2月底,全國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為30萬噸,環比基本持平。2月我國進口棉花25萬噸,環比減少16%,同比減少35%。
受春節因素影響,紡織行業主要指標增幅與去年相比有所回落,出口金額大幅下滑。國家統計局統計,1-2月全國紗產量515萬噸,同比增長5.3%。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09億美元,環比下降62%,同比下降34%。紡織企業加大后道產品銷售力度,但銷量依舊低迷,價格出現下跌趨勢。
中國棉花協會3月上旬對棉農進行第三次2014年植棉意向調查,由于內地棉農擔心沒有補貼,新疆棉農擔心補貼力度不大,植棉意向降幅較前期有所加大。預計全國棉農平均種植意向減少10.5%,減幅較上次增加1.6個百分點。
2013年度臨時收儲即將結束,為保證紡織企業用棉,與新年度市場相接軌,有關部門已經決定自4月1日起調整儲備棉投放相關政策,包括不再限制企業購買數量、競拍價格調低至17250元/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