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中國政府出臺的穩增長、微刺激政策逐步顯現效力。近日李克強總理明確了棚戶區改造、建設鐵路等定向調控方向,上半年投資規模已逾3000億元的“鐵公基”建設有望進一步強化。海外分析師預計,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將穩定在7.4%。
路透調查的21位分析師之中,只有三人預計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既非穩定也非上揚。大多數分析師都認為,中國政府已經成功地用微刺激政策解決了經濟增長遇冷問題。
受訪分析師預計,6月中國出口將同比增長10.6%,遠超5月7%的五個月來最高增幅。6月進口可能明顯回升,在5月下滑1.6%以后增長5.8%。6月制造業產量預計增長9%,略高于5月的8.8%。
分析師的樂觀預計源于中國政府近幾個月大規模基建投入等定向刺激。截至6月底,中國已有14條鐵路集中開工,總里程3712公里,投資規模3273億元。僅6月30日一天,就有4條鐵路開工建設,密集程度不亞于鐵路“大躍進”時期。
研究人士向《華夏時報》表示,隨著中央穩增長信號不斷強化,“鐵公基”再次面臨升級強化,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正蓄勢待發,大規模投資正要拉開序幕。
本月3日,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部分省份和企業座談會時,李克強明確了定向調控的三大方向:
1、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繼續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簡化行政審批,為企業松綁,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做到放管結合,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加快完善投融資體制,充分調動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加強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水利、能源、生態環保等重大工程建設,擴大醫療、養老等社會急需的服務供給。
3、支持實體經濟做強。深入落實對農業、小微企業、服務業降稅減負和定向降準等措施,金融資源要向實體經濟傾斜,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這套定向調控政策實際上是積極財政政策的組合拳,可以拉動投資、刺激消費、縮小貧富差距和緩和社會矛盾。其中增加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意義非常大,為中國長期穩定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林采宜認為,在三大定向調控領域,除了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水利建設、西部鐵路、生態環保等重大工程的建設將能夠獲得更多的支持。
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提到,前遼寧省省長陳政高被任命為住建部部長,李克強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他曾大力開展棚戶區改造。此前國內媒體報道稱,權威人士評價,陳政高調任住建部意味著,棚戶區改造將在政府定向刺激房地產業方面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陳政高獲得任命前一日,銀監會正式批準國家開發銀行(國開行)籌建住宅金融事業部的申請。
今年4月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此后國開行以密集注資予以響應。
《中國證券網》報道援引數據稱,此次會議后,國開行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1593億元,為去年同期的6.3倍。
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范為認為,現在政策是有保有壓,能起到調結構的作用,需要發展地方多給錢,這既穩增長也不會形成全面過熱的現象,但需要警惕地方亂投資花錢。
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則是警告,經濟復蘇看來還不夠全面,中國房產市場降溫、地方政府債務過高仍然是重要風險。外圍環境方面,歐元區增長并未企穩,也可能給中國出口增長帶來考驗。
以下5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圖表由《僑報》制圖,數據來自中國海關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