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流通環節的趨勢
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經營成本的快速上升,贏利空間與能力的下降,電商市場快速度放大,導致零售商、代理商、品牌商三者間的矛盾利益更是失衡。也促成流通環節自我再度定位與調整。
1、零售商以優秀者為代表,形成強勢群勢。為降低經營的壓力,尋求更大的贏利空間,逼迫其一路向上,成為城市代理或區域代理將會是其首選。更有甚至直接尋求自我品牌打造。
2、代理商上有老子(品牌商),下有小子(加盟商)。老少都不是省心的主,省油的燈。加盟商向上頂,品牌商向下壓。代理商向下只有開設自營店,向上只能自創品牌,以滿足零售商提升空間的需要。中間路線,做足整店輸出,提升對加盟商的零售服務,提升總量降低單品空間,換取生存空間。這也催使代理商兩極分化。一直接回歸批發方式的倉儲式代理批發模式,二為組合品牌,整店品類的綜合服務模式。三是跨區域連鎖代理的模式。這三種模式均可形成向上自創品牌的沖動。
3、品牌商只有一路向下的沖動。開設自營店,垂直管理。特別是部分成熟品牌,銷售一遇阻,就頭腦發熱,沖動!但是,當零售商向上的沖動不可抑制時,品牌商向下的沖動也就在所難免了。同時強勢品牌商開始代理其它品牌的非沖突產 品 。
4、以上三種趨勢是均是市場行為,均是利益再分配的市場體現。現在的市場憑任何一方,均難以做強做大做久。新的渠道模式將會出現,那就是上下利益共同體(如代理托管制、聯營制,或其它我們的智慧暫還不預知的方式)制。或許是兩方的,或許是三方。即志同道合者共同成就!
二、渠道結構趨勢
1、商場專柜——>以自營為主,并加大了由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地級城市拓展、滲透的速度。
2、街鋪加盟——>以加盟與復合為主。單一品牌的專賣店正在消失與退化。
3、商超——以代銷為主。單一渠道代理商開始出現。
4、強勢零售終端商群體覺悟,零售商品牌的開始大肆興起。
5、垂直式管理的興起,利益再分配成為品牌發展的決定因素。
6、強勢品牌商開始代理其它品牌的非沖突產品。
7、專門的品牌定制服務公司開始出現。
8、專門的營銷托管式的代理服務公司開始出現。
9、快時尚女裝品牌更更快的速度分食內衣市場。市場更細分,要么更時尚,要么更專業,要么更實惠。
三、產品發展趨勢:
1、2008年前:小內衣市場是平緩爬坡期。這時期小內衣以基礎型與舒適型為主,大家都好有得吃,但也撐不死。代表品牌愛慕、曼妮芬、美思、奧麗儂等。
2、2008-2012年:調整型內衣成長期。這一時期的市場就是萊特妮絲、愛黛、六月玫瑰最好的奶媽,讓其茁壯成長。
3、2013年-2015年:調整型內衣市場進入成熟期,進入細分階段。在經過前期的快速成長后,調整型內衣產品同質化更勝于基礎文胸,大部分品牌只是在基礎文胸上增加了一些功能。在健康材料的選擇上,現在調整型品牌集體選擇性失明。在涉及消費者真正的健康問題上集體失言,侮辱消費者的審美,將膚、灰、黑作為調整型產品色彩的潛規則。這一時期,一些國際健康形體品牌開始進入國內市場,并帶來全新的、真正健康的優雅形體內衣理念。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享譽歐州的“健康形體藝術家”LAINALI(萊.納莉)品牌。
4、2005年起:預計市場回歸理性,小內衣市場中舒適型與調整性均衡發展。可愛甜美性感的風格型品牌市場發展加快,但是更多是體現在快時尚的綜合內店中。內衣品牌如何融入快時尚將會是一道考驗品牌商的難題。
四、企業運營趨勢:
1、企業體系:混合體---->產研銷獨立;
2、生產環節:貼牌加工---->品牌定制(保質保量保時)
3、研發研發:單一品牌---->研發定制(產品開發,整盤貨的輸出。風格輸出,杯型輸出)
4、營銷環節:單一品牌、單品類---->零售品牌、團隊共享;品類整合、整店輸出。
無論你是加盟商、代理商、還是品牌商,不管你向東向西,向上向下,只要你是順勢而行,而非逆市而為,或許一路向西也能取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