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2年,我國內衣行業市場銷售整體表現良好,銷售同比繼續增長。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2011年全年及2012年前三季度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內衣類商品零售量同比增長分別為3.19%和1.09%。但受全球金融危機、人民幣升值、技術性貿易壁壘、原料價格上漲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內衣行業出口方面的情況不容樂觀。隨著內衣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國內內衣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但展望2013,內衣市場需求空間巨大,仍存市場潛力。
從長遠發展來看,我國內衣市場容量逐漸擴大,市場競爭同時也將變得空前激烈。在目前整個服裝行業毛利普遍下滑的情況下,內衣行業的利潤空間在不斷下降,中低端內衣產品的份額會越來越遭到擠占,而中高端內衣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做好市場細分,提升品形象仍然是內衣企業的發展方向。
我國內衣品目前突出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內衣行業的時尚性較弱,各品牌之間的定位區分不甚明顯。另一方面,我國內衣產品創新速度緩慢、營銷管理手段單一等問題也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國內衣行業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國際環境,量的增加將不再是重點,質量和文化內涵的提升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內衣產品的開發也在提高科技含量的同時,更多的賦予其時尚元素和文化內涵。
首先,在“綠色環保”理念的影響下,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的面料、產品設計、企業環保體系以及產品設計是否更貼近人體,科技創新性材料在內衣產品中的運用將成為新的亮點。新材料的應用,使得內衣產品更加注重舒適和環保,以及功能性、保健型和運動性。
其次,內衣家居服“異軍突起”,態勢發展良好。近年來,內衣家居服的平均自然年增長率高達兩位數,發展較好的品牌則在30%以上。我國內衣家居服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廣東、浙江、山東等省為代表的較為集中的內衣家居服生產基地。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19%的消費者認為家居服等同于睡衣,11.5%的消費者完全不知道家居服是什么,69.2%的消費者雖然說出了部分答案,但也都是按“家居服”這個詞語的聯想而得。至于家居服品牌,能說出一個以上家居服品牌名稱的消費者占了19.2%。而在這些消費者中,接近60%說出的品牌名并不是家居服專業品牌,而是一些常規的內衣品牌或復制品牌。由此可見,如何引領消費意識,改變消費者現有的消費習慣,讓他們體會到家居服給生活方式帶來的變化,如此才能真正迎來中國的內衣家居服市場的大發展。
在引領內衣家居服消費意識方面,某品牌成為眾多品牌借鑒的典范。自品牌創建以來,就定位中高端,注重產品設計和終端陳列,其品牌發展理念圍繞“家”文化來營造。家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回到家中換上一套舒適的家居服,能使一天緊張的工作心情得到充分地放松。家居服不僅滿足消費者的穿著需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載體,一種溫馨、時尚、輕松、舒適家文化的象征,承載著人們對高品質家居生活的追求。據介紹,此品牌產品不但包括傳統的、穿著于臥室的睡衣和浴袍、性感吊帶裙,還有“出得廳堂”體面會客的家居裝,也包括“入得廚房”的工作裝,以及可以出戶到小區散步的休閑裝等。品牌家居服清新流露出一絲歐式的浪漫,同時帶有東方的溫馨。
目前該品牌全國400余家專賣店、店中店,形象店統一了VI形象,實現了賣場規范化、統一化,并且展開了網絡營銷,開始在一個更廣闊的平臺推廣家居服文化。
再次,內衣市場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十四歲以下的兒童數量接近四億,而且每年仍有將近3000萬左右的新生兒出生,每年孕嬰幼兒用品消費約達800億人民幣。現階段,已經有大量內衣企業開始關注兒童內衣市場的開發。雖然,市場上常見的兒童內衣只是成人內衣的“縮水版”,款式設計還停留在簡單化的“尺寸縮小、外型卡通”等特點,但其廣闊的市場前景依舊極其可觀,市場空間巨大。